第127章
“你最好能和我争的时候多争一些筹码在手上。”
“日后,我们还有一笔账要算。”
戎肆一把推开伍洲,甩下一句,“真怕你不跟我算。”
说完,他径直离开。
戎肆身后跟着的兵将接连离开。
直至他们全部消失在阁楼上,楚御的亲卫才将刀剑收回。
阁楼处江风还隐匿着尖利晦涩的腥风血雨。
楚御静静地看着不远处山林动荡。
像是他十数年前,随舅父前去幽州平乱,驻扎在山林营地中。
直到有一日母亲说朝廷来援军了,他们应当很快就能收兵回家了。
结果来援兵那日,刀剑火海将他包围,母亲惨死于他面前。
无数滕家兵马在自己拼死护卫的地方,被打为通敌叛国的贼寇,被自己前来援助的战友绞杀。
母亲的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衫。
在尸身遍地的烈焰地狱里,他听到舅父怒声高喊,“我们驻守边关从未逾矩,因何说我们通敌叛国?!”
朝廷前来围剿他们的人嘲讽道,“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是在黄泉路上问吧。”
“哪里来的人证物证!”
那人慢悠悠道,“你的亲妹婿,楚中丞怕你们做错事,都交代了。”
“还有你的好兄弟,戎挚,已经将你这些年驻守边关,意欲不轨与北蚩勾结的证物交代了出来。”
一柄长刀刺穿舅父胸膛,将他压跪在地上。
舅父双目血红,却在鲜血尽失中慢慢失了气力。
他听着来人的话,忽而冷笑,“到底是人证物证俱在,还是姜侯忌惮我军,收买了这些人强加罪名,置我于死地。”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怪就怪你们,生不逢时,又不识抬举。”
楚御多年午夜梦回,还能梦到那不见天日的杀戮。
耳边仿佛还能听到那些人张狂的声音。
他记住了几个人。
老姜侯,他父亲,还有戎挚。
当年的垣川之乱。
是北蚩与幽州相争,幽州要郢州帮忙,滕氏挂帅出兵,帮幽州平乱。
实际上是老姜侯不满幽州开得条件,觉得幽州给不了他们什么好处。
但是北蚩能给得多,还答应老姜侯给他分幽州城池。
所以老姜侯临时变卦。
想要帮北蚩反打幽州,但是滕氏作为主帅并不答应。
因此老姜侯联合他父亲,还有那个戎挚,想了个主意。
灭了滕氏满门,又以滕氏挂帅的名义带兵进攻幽州,回来就说滕氏通敌叛国,擅自做主。
所有的恶名推给滕氏,让他们坐享渔翁之利。
结果北蚩借力碾压幽州占了幽州之后又翻脸,打进了垣川,将垣川洗劫一空。
戎挚被斩,十万兵马和两万百姓,无一幸免。
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谁都没有捞到好处。
楚御守着母亲满门的尸身,冷眼看着这一切,欣慰又病态地想他们活该。
死得还是太少了。
少得难解他心头之恨!
他回到上安之后,发现父亲被提拔到丞相之位,已迎新妻。
没几年他就有了弟弟。
楚御等到了时机,弄死弟弟,又杀了继母。
最后再杀了父亲。
他坐在死干净了的相府之中,愉悦地听世人骂他。
说他恶毒、冷血。
说他是个疯子。
如果做疯子可以不再失去。
那这就是夸赞和美名。
同一艘船上剩下的一日,戎肆和楚御秉承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互不往来,但各自知晓对方的存在。
虞绾音总觉得戎肆出门回来一趟之后就变得怪怪的。
问他,他并不说。
这倒是让虞绾音很好奇。
能让他这样心直口快的人,闭口不谈的事情。
好像是少之又少。
很快商船在万安港停泊,清晨虞绾音早早就醒了,亦或者说是根本没有心思睡。
她坐在窗口,看着商船队伍整齐地排列开,距离不远处的城镇港口一点点靠近。
碧水接蓝天,春日草木繁盛,花团锦簇。
四周尽是来来往往的商船、渔船。
还未到卯时,港口早就人来人往,喧嚣不已。
舟师遣人叫他们来下船。
他们简单收拾好东西,在商队之前下去。
戎肆出门前,帮虞绾音规整好。
他就这么看了她一会儿,拿过来他的大氅,迎头把虞绾音包裹起来。
虞绾音被裹得身子前倾,“外面这么冷吗?”
“冷。”戎肆就说了一个字。
虞绾音身形相比于他还是小许多,在这样的包裹之中,显露不出来多少身形。
戎肆护着她下船,港口早就来了接应他们的车马。
等他们走过来便提前备好马凳,拉开马车帘子。
虞绾音被扶上车马。
而此时不远处商船上楚御从船上下来。
他一打眼就看见了那边戎肆的队伍,有意无意地多看了一眼戎肆护上车马的那个身影。
从这个距离这个角度,只能看见她发间别了一只铃兰花簪。
楚御心下有数,想必那就是戎肆口中他迎娶的夫人。
楚御随即收回了视线,离开了港口码头。
虞绾音坐上车就有些激动地掀开帘子,往外看。
刚巧,楚御已经带人走远,消失在人群中。
江边的风把大氅的绒毛吹开,春日晨露与朝阳迎面而来。
她素日清淡平和。
戎肆鲜少见她这么好奇与激动,“先去驿站还是先去住处?”
虞绾音思索片刻,“先去住处吧。”
毕竟他们带得东西和人手不少,还是得先安定下来再说别的。
戎肆点头,叫他们把车马引到住处。
万安港是中原管辖领地内一个较大的港口城镇,人员来往繁杂,流动性大。
即便是战时,也丝毫不影响万安港内的百姓来往。
客栈人杂住起来不方便,他们就承包了一个院子暂住。
戎肆差人将东西放下之后,再驱车前往驿站问询。
虞绾音站在驿站桌台前,将想要问询的信息递给驿卒查找。
驿卒翻着手边文书,一页一页找人。
短暂的沉默间隙,让虞绾音屏气凝神,紧张地等着。
耳边是一页一页翻过的档案书页。
直到一声,“是,来了,在城里呢。”
“他们是在等一位女公子前来,所以留了消息。”
此话一出,众人皆上前。
驿卒盘问着虞绾音的身份信息。
虞绾音连忙如实相告。
每一条都能对上,驿卒翻出来先前那些人留下的信件,递给虞绾音,“这里面是他们留给你的信,信件上应当有他们现下的住处,你去找就好了。”
虞绾音道了声谢,将信件拿过来拆封。
周围等候的将士跟在她身后。
虞绾音动作很快,看得出来有些情急,好几次都没能拆开。
信封打开,里面还是熟悉的字迹。
“杳杳卿卿”。
这次的油墨比上一回
更加新鲜,还透着油墨馨香。
虞绾音看着那个地方,像是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也像是有人将她的心绪挑了起来。
她将信件上的地址递给戎肆,“带我去。”
戎肆无声轻笑着接过来,“好,我们走。”
信件上的住处是更偏僻一点的城郊。
一处处宅院矗立,像是富贵人家才会居住的地方。
正值春日,宅院里花树郁郁葱葱,在街巷上就看到了横斜出来的花枝。
花影抖落在青白石墙上,偶尔有些下人从屋子里出来采买。
他们按照信件上的住处,找了矗立在街巷深处的一座宅院。
宅院恢弘阔大,看起来也非寻常人家能包揽居住。
宅院门口被清扫得很是干净,大门紧闭,四下无人。
宿方走上前敲门。
戎肆眼神示意秦鸢,“你见过,你带女君前去认亲。”
秦鸢答应着走上前,把虞绾音从车上带下来。
不远处,宅院大门“吱吖”一声打开。
从里面探出来个侍女,侍女见到这样多的人,明显吓了一跳,半掩着门不肯打开,“你们是……”
虞绾音走上前,将自己的玉坠递过去,“郢州虞氏,前来相迎。”
侍女一听郢州虞氏,恍惚间明白了什么。
她将虞绾音手中的玉坠接过来,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了。
侍女也很是激动欣喜,回头朝着院子里喊了一句什么。
言语陌生,想来当是鄯善语。
她转过头来,与虞绾音说着,“我们在此地等了女公子已久,女公子总算来了。”
侍女侧过身子,“女公子请,我们主子就在里面。”
“日后,我们还有一笔账要算。”
戎肆一把推开伍洲,甩下一句,“真怕你不跟我算。”
说完,他径直离开。
戎肆身后跟着的兵将接连离开。
直至他们全部消失在阁楼上,楚御的亲卫才将刀剑收回。
阁楼处江风还隐匿着尖利晦涩的腥风血雨。
楚御静静地看着不远处山林动荡。
像是他十数年前,随舅父前去幽州平乱,驻扎在山林营地中。
直到有一日母亲说朝廷来援军了,他们应当很快就能收兵回家了。
结果来援兵那日,刀剑火海将他包围,母亲惨死于他面前。
无数滕家兵马在自己拼死护卫的地方,被打为通敌叛国的贼寇,被自己前来援助的战友绞杀。
母亲的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衫。
在尸身遍地的烈焰地狱里,他听到舅父怒声高喊,“我们驻守边关从未逾矩,因何说我们通敌叛国?!”
朝廷前来围剿他们的人嘲讽道,“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是在黄泉路上问吧。”
“哪里来的人证物证!”
那人慢悠悠道,“你的亲妹婿,楚中丞怕你们做错事,都交代了。”
“还有你的好兄弟,戎挚,已经将你这些年驻守边关,意欲不轨与北蚩勾结的证物交代了出来。”
一柄长刀刺穿舅父胸膛,将他压跪在地上。
舅父双目血红,却在鲜血尽失中慢慢失了气力。
他听着来人的话,忽而冷笑,“到底是人证物证俱在,还是姜侯忌惮我军,收买了这些人强加罪名,置我于死地。”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怪就怪你们,生不逢时,又不识抬举。”
楚御多年午夜梦回,还能梦到那不见天日的杀戮。
耳边仿佛还能听到那些人张狂的声音。
他记住了几个人。
老姜侯,他父亲,还有戎挚。
当年的垣川之乱。
是北蚩与幽州相争,幽州要郢州帮忙,滕氏挂帅出兵,帮幽州平乱。
实际上是老姜侯不满幽州开得条件,觉得幽州给不了他们什么好处。
但是北蚩能给得多,还答应老姜侯给他分幽州城池。
所以老姜侯临时变卦。
想要帮北蚩反打幽州,但是滕氏作为主帅并不答应。
因此老姜侯联合他父亲,还有那个戎挚,想了个主意。
灭了滕氏满门,又以滕氏挂帅的名义带兵进攻幽州,回来就说滕氏通敌叛国,擅自做主。
所有的恶名推给滕氏,让他们坐享渔翁之利。
结果北蚩借力碾压幽州占了幽州之后又翻脸,打进了垣川,将垣川洗劫一空。
戎挚被斩,十万兵马和两万百姓,无一幸免。
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谁都没有捞到好处。
楚御守着母亲满门的尸身,冷眼看着这一切,欣慰又病态地想他们活该。
死得还是太少了。
少得难解他心头之恨!
他回到上安之后,发现父亲被提拔到丞相之位,已迎新妻。
没几年他就有了弟弟。
楚御等到了时机,弄死弟弟,又杀了继母。
最后再杀了父亲。
他坐在死干净了的相府之中,愉悦地听世人骂他。
说他恶毒、冷血。
说他是个疯子。
如果做疯子可以不再失去。
那这就是夸赞和美名。
同一艘船上剩下的一日,戎肆和楚御秉承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互不往来,但各自知晓对方的存在。
虞绾音总觉得戎肆出门回来一趟之后就变得怪怪的。
问他,他并不说。
这倒是让虞绾音很好奇。
能让他这样心直口快的人,闭口不谈的事情。
好像是少之又少。
很快商船在万安港停泊,清晨虞绾音早早就醒了,亦或者说是根本没有心思睡。
她坐在窗口,看着商船队伍整齐地排列开,距离不远处的城镇港口一点点靠近。
碧水接蓝天,春日草木繁盛,花团锦簇。
四周尽是来来往往的商船、渔船。
还未到卯时,港口早就人来人往,喧嚣不已。
舟师遣人叫他们来下船。
他们简单收拾好东西,在商队之前下去。
戎肆出门前,帮虞绾音规整好。
他就这么看了她一会儿,拿过来他的大氅,迎头把虞绾音包裹起来。
虞绾音被裹得身子前倾,“外面这么冷吗?”
“冷。”戎肆就说了一个字。
虞绾音身形相比于他还是小许多,在这样的包裹之中,显露不出来多少身形。
戎肆护着她下船,港口早就来了接应他们的车马。
等他们走过来便提前备好马凳,拉开马车帘子。
虞绾音被扶上车马。
而此时不远处商船上楚御从船上下来。
他一打眼就看见了那边戎肆的队伍,有意无意地多看了一眼戎肆护上车马的那个身影。
从这个距离这个角度,只能看见她发间别了一只铃兰花簪。
楚御心下有数,想必那就是戎肆口中他迎娶的夫人。
楚御随即收回了视线,离开了港口码头。
虞绾音坐上车就有些激动地掀开帘子,往外看。
刚巧,楚御已经带人走远,消失在人群中。
江边的风把大氅的绒毛吹开,春日晨露与朝阳迎面而来。
她素日清淡平和。
戎肆鲜少见她这么好奇与激动,“先去驿站还是先去住处?”
虞绾音思索片刻,“先去住处吧。”
毕竟他们带得东西和人手不少,还是得先安定下来再说别的。
戎肆点头,叫他们把车马引到住处。
万安港是中原管辖领地内一个较大的港口城镇,人员来往繁杂,流动性大。
即便是战时,也丝毫不影响万安港内的百姓来往。
客栈人杂住起来不方便,他们就承包了一个院子暂住。
戎肆差人将东西放下之后,再驱车前往驿站问询。
虞绾音站在驿站桌台前,将想要问询的信息递给驿卒查找。
驿卒翻着手边文书,一页一页找人。
短暂的沉默间隙,让虞绾音屏气凝神,紧张地等着。
耳边是一页一页翻过的档案书页。
直到一声,“是,来了,在城里呢。”
“他们是在等一位女公子前来,所以留了消息。”
此话一出,众人皆上前。
驿卒盘问着虞绾音的身份信息。
虞绾音连忙如实相告。
每一条都能对上,驿卒翻出来先前那些人留下的信件,递给虞绾音,“这里面是他们留给你的信,信件上应当有他们现下的住处,你去找就好了。”
虞绾音道了声谢,将信件拿过来拆封。
周围等候的将士跟在她身后。
虞绾音动作很快,看得出来有些情急,好几次都没能拆开。
信封打开,里面还是熟悉的字迹。
“杳杳卿卿”。
这次的油墨比上一回
更加新鲜,还透着油墨馨香。
虞绾音看着那个地方,像是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也像是有人将她的心绪挑了起来。
她将信件上的地址递给戎肆,“带我去。”
戎肆无声轻笑着接过来,“好,我们走。”
信件上的住处是更偏僻一点的城郊。
一处处宅院矗立,像是富贵人家才会居住的地方。
正值春日,宅院里花树郁郁葱葱,在街巷上就看到了横斜出来的花枝。
花影抖落在青白石墙上,偶尔有些下人从屋子里出来采买。
他们按照信件上的住处,找了矗立在街巷深处的一座宅院。
宅院恢弘阔大,看起来也非寻常人家能包揽居住。
宅院门口被清扫得很是干净,大门紧闭,四下无人。
宿方走上前敲门。
戎肆眼神示意秦鸢,“你见过,你带女君前去认亲。”
秦鸢答应着走上前,把虞绾音从车上带下来。
不远处,宅院大门“吱吖”一声打开。
从里面探出来个侍女,侍女见到这样多的人,明显吓了一跳,半掩着门不肯打开,“你们是……”
虞绾音走上前,将自己的玉坠递过去,“郢州虞氏,前来相迎。”
侍女一听郢州虞氏,恍惚间明白了什么。
她将虞绾音手中的玉坠接过来,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了。
侍女也很是激动欣喜,回头朝着院子里喊了一句什么。
言语陌生,想来当是鄯善语。
她转过头来,与虞绾音说着,“我们在此地等了女公子已久,女公子总算来了。”
侍女侧过身子,“女公子请,我们主子就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