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虽然赵康熊每天都有打扫,但为了过年还是正正经经里里外外都给打扫了一遍,并在门上贴了福字和对联。
  里面挂了中国结,也贴了一些福字,让整个房间红了起来,热闹了起来,更有了过年的氛围。
  赵康熊提着保温箱回来,看到门没关严实下意识快走了两步,到门前了想起来这是儿子在研究所的住处,安全的很。
  他慢下来推开门看到还站在那的赵章,“儿子你回来啦,今天比平时早啊,你快坐下休息休息,今天吃年夜饭,爸做了很多好吃的。”
  他打开保温箱把菜端出来装盘,是一些冷盘,用保温箱是接下来还要用,现在是容量大图方便。
  住处是没有厨房的,他要用厨房只能去食堂,很早就跟食堂那边说好了借灶的事情。
  怕菜冷了,所以准备了个保温箱。
  冬天不就该吃口热乎的么。
  赵康熊摆好又跑去了食堂,过了一个多小时提着保温箱回来,这次摆好他们就可以吃年夜饭了。
  赵康熊给自己倒上一杯啤酒,给儿子倒了热好的牛奶。
  他听人说酒精麻痹脑子,喝牛奶又长高长壮,就没给儿子喝过酒,哪怕他成年了,今年也要一样。
  “干杯!”他豪迈的举起杯子。
  赵章配合的举起来和他碰了一下,喝了一大口嘴唇上方便多了一圈奶胡子,让严肃冷淡的他增添了几分柔和,甚至……可爱?!
  还好没人看到,不然赵工的形象就毁了。
  虽然他好像从来没在意过。
  赵康熊小口小口的喝着,他平时不喝酒,也不怎么爱喝,但到了例如过年、中秋节之类的重大节日他就会喝一杯,就像是一个仪式,不重要,但要做。
  所以即便这把岁数了他的酒量依然不怎么样,还好喝的不多,除了脸红了一点有点兴奋外倒也没什么。
  他还能把菜稳稳的放进赵章的碗里。
  “多吃点,都是你爱吃的,没有王师傅做的好吃,但人家也要过年,总不好让他特意做一桌,不过爸也不是木头脑袋,你看这盘,这是我特意叫王师傅做的。”
  赵康熊指着东坡肉挺直腰杆,一脸的骄傲,“这和我做的红烧肉不一样,这是正宗的东坡肉,你快尝尝。”
  说着就给赵章夹了一块,东坡肉肥瘦相间,色泽红亮,放到碗里的时候还duabduan~的抖动了两下。
  光看着就很激发人的食欲了,入口后软烂的在嘴里跟冰淇淋一样化开,明明看到了肥肉也一点都没有肥腻的感觉。
  赵章半秒不到就吃完了,又夹了一块。
  赵康熊乐开了花,“多吃点多吃点。”
  下一秒他碗里也多了一块红烧肉,赵章就给他夹的。
  赵康熊眼睛瞬间就红了,儿子啊……
  他感慨起了个头碗里又多了一筷子的芹菜,他最讨厌的蔬菜。
  赵章:“多吃点。”
  赵康熊:“……”
  你自己爱吃就自己吃好了,给我夹什么,我会自己夹。
  无奈就两个人,赵康熊不好给夹回去,最后看一眼赵章吃一小口芹菜,跟吃药一样吃进去了。
  赵康熊:今天当爸的形象算是保住了(?)。
  然后碗里又多了几根芹菜。
  这一刹那赵康熊牙疼胃也疼,那筷子的手都在颤抖。
  “儿……儿子……”
  咱能不能不吃?他看向赵章。
  赵章只是一个眼神他就闭眼入芹菜了。
  赵康熊:儿子是越来越厉害了。他都不知道该开心还是难过。
  赵章和赵康熊吃完饭外面天也已经黑了,赵康熊收的尾,万不敢让儿子来。
  他只是动了一个手,就摔了一个盘子。
  赵康熊:儿子还是那个毫无生活技能的儿子。
  赵章被打发去看电视,玩手机,学习也行就是别过来‘帮忙’。
  赵章:。
  *
  虽然全息舱通过测试,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全息舱造价成本高,想要普及势必要进行压缩。
  过完年很忙,今年他们不打算回去了。
  主要是赵章不回去,赵康熊要照顾他也不回去,至于给钱粒也就是儿子他妈扫墓,可以放在清明,是儿子亲妈总不会想看到自己耽误儿子工作。
  要是清明儿子还忙,他就一个人回去,他回去跟她讲讲他们儿子出息了。
  赵康熊压了压藏在胸口的照片,那上面是一个笑靥如花的女人,年轻漂亮,停在了最美的时候。
  赵章在研究所忙碌,转眼便到了新一学期开学,他的同学们偶尔还会谈到他,只是没上一学期多了。
  要说记得恐怕就数孙全明和赵吉两人,前者佩服崇拜把他当目标,后者想生吞了他。
  前者优秀拿到了去年的三等奖学金,后者……补考没过又挂了两科,也就是说这两科都要重修,其中就有那门旷课的光学。
  这对赵吉来说无疑是噩耗。
  他没那么多心思放在赵章身上了,原来还骂两句,觉得是他害了他,后面见不到人就把人抛之脑后了,只是学习这东西他一旦放松就很难重新在认真对待。
  他之前待在中下游,努努力可以冲到中游,现在么倒数宝座给他了。
  赵吉也不是没有努力一下下,只是他比他自己以为的笨,更做不到坚持,没几天又打回了原形。
  孙全明看到直摇头,这样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好意思跟赵章比的,有他的万分之一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孙全明渐渐出神,不知道他全息研究的怎么样了,他们什么时候可以用上。
  到底是新技术,想要应用恐怕还要等上几年,而且要用也先用在军事上,他们还得再多等几年,这么一算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年。
  但光想想全息技术唯有A国拥有,就让人激情澎湃,等一等算什么,别说十几年二三十年都可以,他可以看到未来是A国主场。
  第14章 鞋带都要爸爸绑的巨婴(14)
  赵章加班加点在清明节前降低了全息舱成本,将其控制在八十万左右,还做出了存在影视和小说中的全息头盔。
  虽然全息头盔在此之前都是大众想象出来的,但也有一定逻辑基础,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感官都传递到大脑。
  如果说哪里最适合全息传导,无疑是大脑。
  它比全息舱更先进,但好用还是全息舱好用,可以百分百模拟现实,还能进行营养液输送,而全息头盔最多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而且一次也只能使用两个小时,输送营养液想也知道不行,更没必要。
  只能说有的东西先进改良只是方便普及罢了。
  而全息头盔的成本在五万到七万之间,相比全息舱可以说很低廉了,何况它还有压缩的空间。
  清明节过去后他们就要在一个月内将其压缩到一到两万。
  这是目标也是任务。
  造出来就是要给大众用的。
  像是全息舱在压缩成本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几台都被送去军部了。
  已经成为军部热宠,毕竟这么真实又节省资源的宝贝他们怎么能不爱?
  幸亏机器耐用,不然这一天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使用中怕是不出一个月就得被他们干废了。
  不过就这几台全息舱哪怕一直没关对于军队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军部那边是没少向上申请要全息舱,这样培养军人的神兵利器怎么能不先想着他们军部你说是吧?
  这话没毛病,但问题是没有啊,都还没进入量产,就是量产这成本也太过高昂,还人人一台想都别想,做梦都不敢你这么做。
  那话噗噗喷到过来讨要的军部老将军脸上。
  军部老将军表示:我可以漫天要价你可以坐地还钱,不要这么激动嘛。
  还?十台。
  军部老将军:“……”
  这还的太狠了。
  怎么也得万字为单位不是。
  然后又被问候了一遍,张口八十亿以为钞票是想印多少印多少吗?
  没说想随便来个七八九万台的军部老将军:咳咳。
  扯皮好几天许诺了两千台,还是等量产后先给一半,主要先要生产全息眼镜和全息头盔。
  没错全息眼镜,就赵章做的二代全息眼镜,没有一代那么鸡肋,但也依然够鸡肋。
  放出来就是要挣钱的,挣外国人的钱。
  A国人么,价格高高的定在那里,买的起那是有钱没地儿花这钱国家挣了怎么了?
  买不起正好不是目标客户。
  赵章并不关心这些,赵康熊还不知道,两人带着明面上俩朋友实则警卫,暗中六个警卫回到了老家玉安县。
  玉安县发展不算快,但也不是什么落后县城,拆了一大片,建起了高楼,路面更是挖了修修了挖,造了好几回。
  赵康熊和赵章住在玉安县的一个小镇上,是真的小,走一圈也就十几二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