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今日可展颜 第96节
翌日一早,桓灵和梁易进宫拜见。小公主已经有三个月,生得粉雕玉琢。江临抱着她搁在了梁易腿上:“与之快抱抱,给你沾沾喜气。你成亲也有一年了。”
话里的未尽之意是,怎么还没有好消息传出来?说这话的时候,江临完全忘记了自己成亲一年的时候,还不如梁易呢。
梁易接过的动作还算熟练,小心地抱着,怀中的女娃娃冲着他天真无邪地笑。梁易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也是奇了,他明明说过不是很喜欢孩子,但为何抱着孩子笑得这样开心?
或许是因为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示出对孩子的喜欢是一种礼貌吧。尤其是,这个孩子的父亲不仅是他的义兄,还是皇帝。
看着他那样笑,桓灵觉得心底某处地方软软的。或许皇后说的没错,梁易若是做阿耶,该是个耐心的慈父。
但她并不想成为一位母亲,梁易也不喜欢孩子。没必要为了世俗眼光的天伦之乐,让他们两个人都不开心。
徐筠笑着对桓灵道:“与之从前就喜欢孩子,留儿刚出生的时候,他还不满二十岁,抱孩子的样子就很有章法。比我和陛下这做耶娘的还要好些。”
梁易听到这话,朝这边看了一眼。桓灵笑笑,又和徐筠说起来些别的话题,但心里对此事还是有了些疑问。
几人又谈了些别的,江临当着桓灵的面对梁易道:“过些日子你就去都督钟离郡。”他转而对桓灵道,“桓家也得了个小女儿,满月酒应该在玉儿的满月酒之后,你们参加完这两场宴席,就差不多出发。”
小公主名为江怀玉。
桓灵顿了顿,梁易替她答了:“大哥,我自己去。”
江临装听不懂,问桓灵:“弟妹为何不去?”
桓灵的确还在犹豫,在帝王面前不能说谎。她从前说给梁易的那些理由已经不成立了,妹妹已经和离归家,表妹有人陪,也有人帮着母亲为她相看亲事。
可她真的要去钟离郡吗?去一个除了梁易,再没有其他认识的人的地方,那她和远嫁有什么两样?
“她不去。”说完这句话后,恰巧梁易怀中的小公主哭了两声,他哄好了后才继续道:“桓家还有些事,她过后再去。正好我先去将住所修缮一番。”
江临觉得自己这个义弟可真傻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徐筠就比他淡定多了,柔和地笑着道:“也好,钟离郡的确不如建康繁华,修缮一番后,你们夫妻再和和美美地在一处。”
江临一拍大腿:“就是啊,夫妻哪有不待在一起的,那还叫一家人吗?”他一边说话一边瞪了梁易一眼。
梁易默默受着,在心里想,以前和大嫂关系不睦的时候天天不回家的人是谁?
桓灵知道这话是在点自己,忙站了起来,躬身道:“是,臣妇受教。”
徐筠拉她坐下,笑着道:“陛下真是,好好的非要开这样的玩笑,弟妹都吓着了。”她轻拍桓灵的手,“妹妹别怕,陛下这是和与之开玩笑。”
梁易第一次见桓灵这样,受惊的眼睛眨动着,很是不安的模样。他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意识到,对他来说亲厚的大哥已经做了皇帝,一个不同于前朝司马氏,掌握大权的皇帝。
他和大哥大嫂见面很自在,如同家人一般,但桓灵会紧张不安。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他带给桓灵的压力呢?
——
回去的路上,两人都没提起此事。桓灵说起来府里旁的事:“回去后,叫管家给华济一些钱,让他上街去逛逛吧,派个人带着他去。”
毕竟是答应了华巧春,他们夫妻会好好照顾华济,总不能把人带来就不管了。
梁易:“他不会要的。”
“你就说是预支给他的俸禄。我看他那日很喜欢建康的繁华,以后去了钟离郡,可就看不到了。”
“那叫季年陪他去。”
“行。”
桓灵靠了过来,梁易默默揽住了她的肩,问她:“很累吗?阿灵,你是不是不喜欢进宫?”
“没有。皇后娘娘她人很好,又温柔又美丽。小公主也很可爱。”至于陛下,他是梁易的大哥,自然为梁易着想,桓灵也明白。
“大哥人也很好的,他就是,说话很直接。”这话说完以后,梁易突然想到,难道大哥就是因为说话太直接了,初成婚时才与大嫂关系不睦的?
他要引以为戒。
马车方才停稳在王府门口,一个明朗俊秀的少年就迎了出来:“大姐姐,大姐夫!你们终于回来了!”
几个月不见,桓煜好像长高了些。
“我就猜到你们要先进宫,我也刚到。”
桓灵被他扶着下了马车,笑着道:“我们是打算明日回去的。家里怎么样?”
“好着呢,书墨特别可爱,她喜欢我抱她玩。好不容易自由了,我本来今天就想带她一块儿出来玩的,可是大伯母她们都不同意。”
“名字已经取了?”
“是啊,本来是要写信告诉你们的,但是算算日子,信到的日子你们应该已经启程回来了,就没有再去信。”
几人一起往里走,梁易在后边吩咐了管家,被桓煜听到了:“华济是谁?”
“是你大姐夫村里的一个同乡,这次也准备出来投军,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
少年兴致勃勃:“他有我厉害吗?我想和他比划比划。”
桓灵:“他没有训练过,现在比试不是欺负人吗?等他再练练好了。”她又挨个问起了家里其他人。
少年一一答了:“放心吧。长辈们身体都好,三婶和大嫂的身体也都恢复得不错。二哥现在的左手使刀枪已经很顺畅,比我的右手厉害多了。大哥你不用担心,桓家最出息的孩子就是他了。三叔也准备找个事
情做,说要给四郎做个好榜样。表妹也好,性子比以前活泼多了。”他顿了顿,“二姐姐,也挺好的。你回去便知道了。”
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午膳时分,桓煜也在,刚好要介绍他们认识,以前也不是没有和华济一个桌子用饭。桓灵索性就让厨房多做了些菜,几人一起用饭。
用完饭,桓灵要歇晌,让桓煜和季年带着华济出去逛逛。这正中桓煜的下怀,他在家中憋了三个月,早就迫不及待出去玩玩了。
但是因为他太冲动,害得桓灵和梁易都被罚了,所以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怕被自己的阿耶骂。
但这次他领了桓灵的命,就有话可以堵住桓润的嘴了。是以少年大摇大摆地出去了,左手拉着季年,右手拉着华济的肩。
“走!今天你们看中什么,我全请了!”
华济不好意思:“不用了。”
季年:“想要一座金楼。”
桓煜没好气踹他一脚:“买不起!只能买些便宜的,几十两银子的。”
华济再一次震撼到了。几十两银子,已经是他们一家人好些年的花用,可能一辈子都攒不到这么多钱存起来。
但是这些钱在桓煜眼里,竟然只能买一些便宜的东西。
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即将宵禁。桓煜对不远处跟在自己身后的人吼道:“谢三,你鬼鬼祟祟做什么?还不滚出来!”
谢霖少见地没有和他吵,乖乖走了出来:“桓三,你家里人不肯见我,也不肯叫我进门。我没有办法,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给二嫂?”
-----------------------
作者有话说:不好意思最近状态实在不太好,这文又是甜文,心情不好的时候根本写不出来甜的东西。所以这两天都没有更新,感谢大家还没有抛弃我。
第81章
华济不明情况,一言不发。季年从去年就一直在建康,大概的情况都了解,见桓煜又要和他吵起来,提醒了两句:“这是外边。”
不同于上次他们打架的小巷,这里是建康士族聚居之处,虽然已经快到宵禁的时辰,但仍然有不停的车马来往,这些争吵的声音很容易被外人听了去。
而大族的脸面是重中之重。他们两人在这里吵吵闹闹,丢的是两家的脸面。
桓煜就一把揪着谢霖的衣领子,大步进了王府大门,几人在影壁前站定。
桓煜不耐烦地问:“你又来做什么?我家不许你进,你还跑到大姐姐这里来?还没被打够是不是?”
谢霖再也没了上次和他吵架的理直气壮,嗫喏道:“就是你们桓府不让我进,我见不到二嫂。我实在没有办法,听说灵姐姐回来了,我才来这里的。”
桓煜听他说话就气不打一处来,梗着脖子同他吵:“哪个是你二嫂?我二姐姐早同你二哥和离了,你不许再这样称呼她,也不许再来打扰大姐姐,快滚!”
听他们说到了这些事,季年拉着华济离开,只余桓煜和谢霖仍在原处对峙。
谢霖年纪小一些,个头也比桓煜稍矮些,气势上就差了一些:“二哥离开建康了,临走前,他让我找机会把东西给二嫂。”
桓煜的白眼都快翻上天了:“谢二的东西简直晦气,二姐姐不会要的,拿走!”
他伸手拂开那个盒子,力气一点都没收敛。要不是谢霖紧紧护着,可能已经掉到地上了。
谢霖仍不肯轻言放弃:“你又不是她,你怎么知道她不会要。你叫灵姐姐出来,我求灵姐姐带给二嫂。”
桓煜是个暴脾气,又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领子:“我说过了,不许你再这样称呼我的两位姐姐。你的脑子是灌水了吗?什么都记不住。”
谢霖不说话了,桓煜还在讽他:“也是,你谢三郎从小就和我一样,读书差劲,想来你脑子里大约是自小就进了水,不然也不会从小就惹人生厌。”
谢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终究还是闭了嘴。小时候,他和桓家的几个孩子勉强还能算朋友。后来渐渐长大,关系却越来越差了。
如今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幼时的情谊已经完全没有了。在桓灵和桓煜心里,大概自己和二哥一样,已经都罪大恶极了。
“三郎,放手。”
“大姐夫。”见到梁易过来,桓煜恨恨松开了手,冷着脸退了一步,仍瞪圆了眼睛盯着谢霖。
谢霖见他这里行不通,又转头去求梁易:“安王,你能不能把这个带给灵姐姐,请她带给二嫂?”
梁易没接。谢霖垂眸片刻,终究换了称呼:“请你们把这个带给王妃,劳烦她转交给桓二娘子,可以吗?”
梁易拒绝了,桓煜更是不可能帮他,他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
谢三郎方走出门,王府厚重的大门就在他身后砰地一声关上。
桓煜还在同梁易抱怨:“谢三真是阴魂不散。二姐姐和他们家早都没关系了,还来纠缠。他之前就想给二姐姐东西,家里人不许他进门,二姐姐也早就说了不要。他竟然还不死心想要大姐姐将东西带给二姐姐。”
谢霖苦笑一声,桓府众人同气连枝,都为彼此着想,看得人好生羡慕。如果谢家也能这样,或许一切都不会到今天这一步。
梁易问桓煜:“就算要送东西,怎么是他,谢二呢?”
桓煜无所谓道:“不知道谢二发了什么疯,前段日子离开建康了,可能是没脸见人吧。”
梁易:“或许吧。快宵禁了,你今晚就在这住下,明早和我们一起回去吧。”
少年的心情就好上了许多:“我就是这样打算的,我今晚去和季年他们住。明日一起回去。我在这儿,阿耶不会骂我的。”
桓家对待孩子教养不算严厉,但也决不许他们出格。像桓煜不打招呼的夜不归宿,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在这里,家里的长辈们才能放心。
三个年龄相仿的少年,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完全不一样,这些对其他人来说,也是人生难以体会到的东西。他们又还算性情相投,桓煜就想在这里待着了。
梁易方才本来在前院练武,是听季年说桓煜和谢霖在门口吵起来了,他才过去的。
回到正院的时候,桓灵已经在等着他用晚膳。晚膳的菜色十分丰盛,想到自己在万家村做的那些菜,真是委屈桓灵了。
“你去哪儿了?三郎他们回来了吗?”
“回来了,谢三郎跟着他,他们在门口吵了几句。”
桓灵蹙着眉:“谢三郎跟着他做什么?两个人本来就不对付,还非要往一块凑。这两人是不是不吵架就心里难受?”
话里的未尽之意是,怎么还没有好消息传出来?说这话的时候,江临完全忘记了自己成亲一年的时候,还不如梁易呢。
梁易接过的动作还算熟练,小心地抱着,怀中的女娃娃冲着他天真无邪地笑。梁易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也是奇了,他明明说过不是很喜欢孩子,但为何抱着孩子笑得这样开心?
或许是因为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示出对孩子的喜欢是一种礼貌吧。尤其是,这个孩子的父亲不仅是他的义兄,还是皇帝。
看着他那样笑,桓灵觉得心底某处地方软软的。或许皇后说的没错,梁易若是做阿耶,该是个耐心的慈父。
但她并不想成为一位母亲,梁易也不喜欢孩子。没必要为了世俗眼光的天伦之乐,让他们两个人都不开心。
徐筠笑着对桓灵道:“与之从前就喜欢孩子,留儿刚出生的时候,他还不满二十岁,抱孩子的样子就很有章法。比我和陛下这做耶娘的还要好些。”
梁易听到这话,朝这边看了一眼。桓灵笑笑,又和徐筠说起来些别的话题,但心里对此事还是有了些疑问。
几人又谈了些别的,江临当着桓灵的面对梁易道:“过些日子你就去都督钟离郡。”他转而对桓灵道,“桓家也得了个小女儿,满月酒应该在玉儿的满月酒之后,你们参加完这两场宴席,就差不多出发。”
小公主名为江怀玉。
桓灵顿了顿,梁易替她答了:“大哥,我自己去。”
江临装听不懂,问桓灵:“弟妹为何不去?”
桓灵的确还在犹豫,在帝王面前不能说谎。她从前说给梁易的那些理由已经不成立了,妹妹已经和离归家,表妹有人陪,也有人帮着母亲为她相看亲事。
可她真的要去钟离郡吗?去一个除了梁易,再没有其他认识的人的地方,那她和远嫁有什么两样?
“她不去。”说完这句话后,恰巧梁易怀中的小公主哭了两声,他哄好了后才继续道:“桓家还有些事,她过后再去。正好我先去将住所修缮一番。”
江临觉得自己这个义弟可真傻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徐筠就比他淡定多了,柔和地笑着道:“也好,钟离郡的确不如建康繁华,修缮一番后,你们夫妻再和和美美地在一处。”
江临一拍大腿:“就是啊,夫妻哪有不待在一起的,那还叫一家人吗?”他一边说话一边瞪了梁易一眼。
梁易默默受着,在心里想,以前和大嫂关系不睦的时候天天不回家的人是谁?
桓灵知道这话是在点自己,忙站了起来,躬身道:“是,臣妇受教。”
徐筠拉她坐下,笑着道:“陛下真是,好好的非要开这样的玩笑,弟妹都吓着了。”她轻拍桓灵的手,“妹妹别怕,陛下这是和与之开玩笑。”
梁易第一次见桓灵这样,受惊的眼睛眨动着,很是不安的模样。他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意识到,对他来说亲厚的大哥已经做了皇帝,一个不同于前朝司马氏,掌握大权的皇帝。
他和大哥大嫂见面很自在,如同家人一般,但桓灵会紧张不安。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他带给桓灵的压力呢?
——
回去的路上,两人都没提起此事。桓灵说起来府里旁的事:“回去后,叫管家给华济一些钱,让他上街去逛逛吧,派个人带着他去。”
毕竟是答应了华巧春,他们夫妻会好好照顾华济,总不能把人带来就不管了。
梁易:“他不会要的。”
“你就说是预支给他的俸禄。我看他那日很喜欢建康的繁华,以后去了钟离郡,可就看不到了。”
“那叫季年陪他去。”
“行。”
桓灵靠了过来,梁易默默揽住了她的肩,问她:“很累吗?阿灵,你是不是不喜欢进宫?”
“没有。皇后娘娘她人很好,又温柔又美丽。小公主也很可爱。”至于陛下,他是梁易的大哥,自然为梁易着想,桓灵也明白。
“大哥人也很好的,他就是,说话很直接。”这话说完以后,梁易突然想到,难道大哥就是因为说话太直接了,初成婚时才与大嫂关系不睦的?
他要引以为戒。
马车方才停稳在王府门口,一个明朗俊秀的少年就迎了出来:“大姐姐,大姐夫!你们终于回来了!”
几个月不见,桓煜好像长高了些。
“我就猜到你们要先进宫,我也刚到。”
桓灵被他扶着下了马车,笑着道:“我们是打算明日回去的。家里怎么样?”
“好着呢,书墨特别可爱,她喜欢我抱她玩。好不容易自由了,我本来今天就想带她一块儿出来玩的,可是大伯母她们都不同意。”
“名字已经取了?”
“是啊,本来是要写信告诉你们的,但是算算日子,信到的日子你们应该已经启程回来了,就没有再去信。”
几人一起往里走,梁易在后边吩咐了管家,被桓煜听到了:“华济是谁?”
“是你大姐夫村里的一个同乡,这次也准备出来投军,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
少年兴致勃勃:“他有我厉害吗?我想和他比划比划。”
桓灵:“他没有训练过,现在比试不是欺负人吗?等他再练练好了。”她又挨个问起了家里其他人。
少年一一答了:“放心吧。长辈们身体都好,三婶和大嫂的身体也都恢复得不错。二哥现在的左手使刀枪已经很顺畅,比我的右手厉害多了。大哥你不用担心,桓家最出息的孩子就是他了。三叔也准备找个事
情做,说要给四郎做个好榜样。表妹也好,性子比以前活泼多了。”他顿了顿,“二姐姐,也挺好的。你回去便知道了。”
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午膳时分,桓煜也在,刚好要介绍他们认识,以前也不是没有和华济一个桌子用饭。桓灵索性就让厨房多做了些菜,几人一起用饭。
用完饭,桓灵要歇晌,让桓煜和季年带着华济出去逛逛。这正中桓煜的下怀,他在家中憋了三个月,早就迫不及待出去玩玩了。
但是因为他太冲动,害得桓灵和梁易都被罚了,所以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怕被自己的阿耶骂。
但这次他领了桓灵的命,就有话可以堵住桓润的嘴了。是以少年大摇大摆地出去了,左手拉着季年,右手拉着华济的肩。
“走!今天你们看中什么,我全请了!”
华济不好意思:“不用了。”
季年:“想要一座金楼。”
桓煜没好气踹他一脚:“买不起!只能买些便宜的,几十两银子的。”
华济再一次震撼到了。几十两银子,已经是他们一家人好些年的花用,可能一辈子都攒不到这么多钱存起来。
但是这些钱在桓煜眼里,竟然只能买一些便宜的东西。
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即将宵禁。桓煜对不远处跟在自己身后的人吼道:“谢三,你鬼鬼祟祟做什么?还不滚出来!”
谢霖少见地没有和他吵,乖乖走了出来:“桓三,你家里人不肯见我,也不肯叫我进门。我没有办法,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给二嫂?”
-----------------------
作者有话说:不好意思最近状态实在不太好,这文又是甜文,心情不好的时候根本写不出来甜的东西。所以这两天都没有更新,感谢大家还没有抛弃我。
第81章
华济不明情况,一言不发。季年从去年就一直在建康,大概的情况都了解,见桓煜又要和他吵起来,提醒了两句:“这是外边。”
不同于上次他们打架的小巷,这里是建康士族聚居之处,虽然已经快到宵禁的时辰,但仍然有不停的车马来往,这些争吵的声音很容易被外人听了去。
而大族的脸面是重中之重。他们两人在这里吵吵闹闹,丢的是两家的脸面。
桓煜就一把揪着谢霖的衣领子,大步进了王府大门,几人在影壁前站定。
桓煜不耐烦地问:“你又来做什么?我家不许你进,你还跑到大姐姐这里来?还没被打够是不是?”
谢霖再也没了上次和他吵架的理直气壮,嗫喏道:“就是你们桓府不让我进,我见不到二嫂。我实在没有办法,听说灵姐姐回来了,我才来这里的。”
桓煜听他说话就气不打一处来,梗着脖子同他吵:“哪个是你二嫂?我二姐姐早同你二哥和离了,你不许再这样称呼她,也不许再来打扰大姐姐,快滚!”
听他们说到了这些事,季年拉着华济离开,只余桓煜和谢霖仍在原处对峙。
谢霖年纪小一些,个头也比桓煜稍矮些,气势上就差了一些:“二哥离开建康了,临走前,他让我找机会把东西给二嫂。”
桓煜的白眼都快翻上天了:“谢二的东西简直晦气,二姐姐不会要的,拿走!”
他伸手拂开那个盒子,力气一点都没收敛。要不是谢霖紧紧护着,可能已经掉到地上了。
谢霖仍不肯轻言放弃:“你又不是她,你怎么知道她不会要。你叫灵姐姐出来,我求灵姐姐带给二嫂。”
桓煜是个暴脾气,又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领子:“我说过了,不许你再这样称呼我的两位姐姐。你的脑子是灌水了吗?什么都记不住。”
谢霖不说话了,桓煜还在讽他:“也是,你谢三郎从小就和我一样,读书差劲,想来你脑子里大约是自小就进了水,不然也不会从小就惹人生厌。”
谢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终究还是闭了嘴。小时候,他和桓家的几个孩子勉强还能算朋友。后来渐渐长大,关系却越来越差了。
如今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幼时的情谊已经完全没有了。在桓灵和桓煜心里,大概自己和二哥一样,已经都罪大恶极了。
“三郎,放手。”
“大姐夫。”见到梁易过来,桓煜恨恨松开了手,冷着脸退了一步,仍瞪圆了眼睛盯着谢霖。
谢霖见他这里行不通,又转头去求梁易:“安王,你能不能把这个带给灵姐姐,请她带给二嫂?”
梁易没接。谢霖垂眸片刻,终究换了称呼:“请你们把这个带给王妃,劳烦她转交给桓二娘子,可以吗?”
梁易拒绝了,桓煜更是不可能帮他,他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
谢三郎方走出门,王府厚重的大门就在他身后砰地一声关上。
桓煜还在同梁易抱怨:“谢三真是阴魂不散。二姐姐和他们家早都没关系了,还来纠缠。他之前就想给二姐姐东西,家里人不许他进门,二姐姐也早就说了不要。他竟然还不死心想要大姐姐将东西带给二姐姐。”
谢霖苦笑一声,桓府众人同气连枝,都为彼此着想,看得人好生羡慕。如果谢家也能这样,或许一切都不会到今天这一步。
梁易问桓煜:“就算要送东西,怎么是他,谢二呢?”
桓煜无所谓道:“不知道谢二发了什么疯,前段日子离开建康了,可能是没脸见人吧。”
梁易:“或许吧。快宵禁了,你今晚就在这住下,明早和我们一起回去吧。”
少年的心情就好上了许多:“我就是这样打算的,我今晚去和季年他们住。明日一起回去。我在这儿,阿耶不会骂我的。”
桓家对待孩子教养不算严厉,但也决不许他们出格。像桓煜不打招呼的夜不归宿,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在这里,家里的长辈们才能放心。
三个年龄相仿的少年,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完全不一样,这些对其他人来说,也是人生难以体会到的东西。他们又还算性情相投,桓煜就想在这里待着了。
梁易方才本来在前院练武,是听季年说桓煜和谢霖在门口吵起来了,他才过去的。
回到正院的时候,桓灵已经在等着他用晚膳。晚膳的菜色十分丰盛,想到自己在万家村做的那些菜,真是委屈桓灵了。
“你去哪儿了?三郎他们回来了吗?”
“回来了,谢三郎跟着他,他们在门口吵了几句。”
桓灵蹙着眉:“谢三郎跟着他做什么?两个人本来就不对付,还非要往一块凑。这两人是不是不吵架就心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