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今日可展颜 第129节
  ——
  桓煜得知虞家人还敢过来接人时,心里就十分不痛快,恨不得冲出去再把人打一顿。
  但这次来的是刘夫人和虞念,他只能在心里愤愤不平。
  虞念被荀含芷允许进门之后,他心里就更不快了,一直在院门口守着,怕她对荀含芷不利。
  这座宅院是梁易从前在钟离郡置办的,比不得建康的安王府和桓府,只有三进。
  最里边的一进是桓灵和梁易住着,荀含芷和照顾她的侍女住第二进,前院就是桓煜他们几人过来时住的。
  所以桓煜和荀含芷的住处很近,他便一直守在了相隔的那道垂花门处。
  等虞念走了,他随即便去找了桓灵:“大姐姐,我们去看看表姐吧。”
  他们已经不是可以随意见面的小孩子了,他一个人去不合适。
  桓灵正在院里逗猫儿玩:“等虞念走了我们
  再去吧。”
  “已经走了。”
  桓灵站起身将猫儿放下,乌雪懒洋洋地在原地打了个滚,又躺下不动了。
  “是吗?什么时候走的?”
  桓煜一把将乌雪抱在怀里:“刚走。”
  桓灵随口问:“刚走你就知道了?”
  少年的反应却大得很:“就是、就是恰好撞见她出去了。”
  “那走吧,别抱着乌雪了。”
  桓煜掂掂手里的猫:“乌雪这段日子长胖了不少,带它出去活动活动。正好给表姐也解解闷。”
  桓灵也觉得乌雪越来越胖了:“夏日外边热,它也不愿意出去,是胖了些。”
  桓煜捏捏乌雪肉嘟嘟的后腿:“哪是一些,胖了好多,快长成一只肥猫了。”
  这话乌雪可不爱听,一爪子忽地挠过来,桓煜的衣裳都被划破了个口子。他无奈点点乌雪的胖脑袋,“胖了还不让人说?得给你把指甲剪了,免得再挠人。”
  两人到了荀含芷处,荀含芷已经让问香在收拾东西了。
  她从虞家走什么都没有带,这几日的东西都是桓灵替她置办的,只是几日的用度,并不算多。
  见他们过来,荀含芷浅笑着:“正好你们来,我刚想让问香去传话。阿灵,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我们随时可以回建康。”
  桓煜在一旁坐着,全心全意抱着乌雪给它剪指甲,桓灵看她脸色确实好了些,面上泛着红润的血色,就应了:“好,那我们两日后就出发吧。”
  桓煜这时也给乌雪剪完了指甲,把它塞到荀含芷怀里:“表姐,给你逗着玩,乌雪很可爱。”
  这时,他恰好瞧见桌上放着的一个礼盒:“这是刚才那个虞家的送来的?”
  荀含芷点点头:“她说是补品,我还没看。”
  少年有些不忿:“表姐,能不能把它丢了?我怕虞家人不安好心。”
  虞念心地善良又与她亲厚,不会不安好心,这点荀含芷还是相信的。但是,她年纪小,东西被人换了自己或许都察觉不了。
  荀含芷:“念儿心肠是好的,东西不丢,我也不吃它就是了。”
  其实虞家的东西桓煜都不想叫她留,但是他没资格,只点点头嘱咐道:“千万不能吃。补品外边卖的多得是,各种的我都去给你买回来,别吃虞家的。”
  桓灵也赞成他的话:“那个虞念瞧着倒是不坏,只是毕竟年少,不敢完全信赖。”
  荀含芷手上摸着乌雪那被养得光滑柔顺的毛发,也跟着点了头。
  说起来,其实虞念才是她有血缘关系的表妹,桓家姐弟俩只是表妹夫家那边的亲戚。
  时人注重血脉,虞家大郎之所以给五郎下药,就是不想家业落入外人之手。但实际上人与人的关系,绝对不能完全以血缘定论。
  虞家大郎,不仅是她的夫君,还是她的表兄呢。
  在这段婚姻的起初,人人都说这是亲上加亲的好事,说她有福气能嫁回母亲的娘家,不必去全然陌生的夫家过活。
  多可笑。
  ——
  回建康的东西桓灵都叫人收拾好了,因此这两日并不怎么忙。
  白日里她就是和荀含芷一起说说话,谈话间会刻意避开荀含芷在钟离郡的这段日子,只提她们当年在建康的趣事。她也会说些近几年荀含芷不在建康以后的一些新鲜事。
  两日后就要走,桓煜和荀含芷都是归心似箭,桓灵其实有些舍不得梁易,梁易更是一回来就黏人得很。
  当夜梁易就哄着她闹了许久,久到近来对她放纵的桓灵都有些受不了了。女郎眼神迷离地看着上方的人,无力地推着他的胸膛:“不许了,不许。”
  梁易有他的理由,贴着女郎的耳朵道:“后日一早出发,明晚你又不许。好几个月不得见,就纵我这一回?”
  桓灵不说话,只是抱得更紧了些。不知不觉间,她也已经不想和梁易分开。
  身后是男人炙热的身体,同样炙热的吻落在女郎的肩膀和脖颈处,再沿着脸颊向上,将女郎的唇掰过来吻,唇舌在风雨中交缠吮吸。
  梁易吻得很重,急切到没有耐心和章法,淋漓的汗一滴滴落下,与女郎的香汗混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最后,他抱着女郎去沐浴,在水里还胡闹了好一通。被他抱着放回床上的时候,桓灵真是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就纵你这一回,以后别想再这样了。”
  要不是看在马上要分别的份上,她绝不会允许梁易闹成这样。
  可是,第二日梁易回来得很晚很晚,他还带回个消息,因为这个消息,她们无法如约成行了。
  -----------------------
  作者有话说:因为想要今天的小红花,所以必须十二点前发,本章待精修。
  ——
  已精修
  第114章
  从钟离郡回建康的必经之路新昌郡附近几日前突然爆发了瘟疫,为了遏制瘟疫扩散,新帝下令封锁了新昌郡,并且不许来自这个方向的车马入建康城。
  梁易将府里的几个人叫到一起说这件事,桓灵、荀含芷以及桓煜、季年都在。
  如果没有这个消息,他们几人会在明日一早城门开启时离开钟离郡。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却迎来了这样的结果。
  瘟疫这两个字太过可怕,它足以摧毁一座城市。骤然听闻这个消息,几人都十分震惊。
  桓灵再次向他确认:“也就是说,只要是新昌郡方向的车马都不许往建康去,哪怕我们绕开新昌郡也不行?”
  梁易点点头:“新昌郡离建康近,钟离郡更安全些,先别回去了。陛下已经派了医官往新昌郡去,只要瘟疫结束,一切都会好转。”
  瘟疫实在是梁易心中的噩梦,十三年前的那场瘟疫于他来说太过残忍,他因此失去了所有的血缘亲人。
  但此刻,他比十三年前要镇定得多。江临之所以如此严格,乃是因为新昌郡离建康很近,不过两日的路程。
  富庶繁华的建康城是这个国家的心脏,如果建康也沦陷于瘟疫,整个国家势必会起更大的乱子。
  那将会是比当年的万家村更恐怖百倍不止的惨事。
  大家都忧心忡忡。荀含芷
  显然是最无措的,她觉得自己已经给桓灵他们添了许多麻烦,所以想早些回建康去,回到家人身边。
  但如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了,而且新昌郡的瘟疫让建康的形势也不明朗了,她很担心。
  桓煜也苦着脸:“那我们不能回去了。而且新昌郡离建康那么近,好担心家里人。”
  有家人在建康的桓灵和荀含芷皆是一脸忧色。
  桓灵问梁易:“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有了瘟疫呢?”
  “说是前几日那边雨大,新昌郡发了洪水,死了些人。约莫是处理得不得当,疫病就散开了。”
  季年奇怪:“夏日洪水后若是人和牲畜尸体处理不当,确实容易引发疫病。可如今已经是八月初了,没那么热。难道洪水很严重,死了很多人吗?”
  桓灵:“可是没听说发了特别严重的洪水。”
  若真是那情况,她们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经新昌郡回建康。
  梁易:“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能等情况好转。”
  “也只能这样了。”桓灵压下担心,笑着对荀含芷道,“那表姐就继续在这里陪陪我吧。”
  “好,也只好再打扰你们一段时间。”
  民间书信此时显然也不通了,但军中传信可以快马绕开新昌郡,有单独的通道来往。桓灵和荀含芷各给家里写了封信,让梁易派人送回去。
  她们实在担心建康的情况,希望能听到家人的消息。
  一时半会儿走不了,桓煜和季年第二日就回了营中做事。而因为这瘟疫,梁易也忙碌了许多。
  桓灵白日里就和荀含芷一块说说话,聊聊书法音律,只是桓灵要刻意避开荀含芷在钟离郡不快的经历。她们两个人共同的经历大部分都在建康,总免不了提到建康的家人。
  桓灵无奈摇头:“我本想着,能在阿荧生产前回去,所以便给还未出生的两个小娃娃做了衣裳,是月子里的大小。现下一时半会儿回不去。小娃娃长得快,等回去了,身量也不合适了。”
  荀含芷抱着乌雪,有一下没一下地给它顺着毛,微微笑了笑:“倒也不会浪费,等你有了孩子正好穿。”
  桓灵摇摇头:“那还早呢。”
  荀含芷不解,谁家夫妻不是一成亲就盼着孩子快些来的,难道桓灵还能控制着孩子早来晚来?
  荀含芷因为孩子受了苦,桓灵本不想多提这个,但看她好奇,就道:“我还没想好要不要生孩子。就算要生,我也想等以后长住建康之后再做打算。”
  “王爷竟也愿意?”
  桓灵摇摇头,并没提梁易对她身体的担心:“他这人随意得很,怎么着都行,并不急着这些事。”
  荀含芷为她高兴:“阿灵,你有位好夫君。世间男儿多重血脉,王爷这般的少有。更何况,他位高权重,需要子嗣承继王府。”
  桓灵脸颊微微泛红:“也没有吧。”
  虽然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但在婚姻不幸的表姐面前说这些,桓灵觉得对荀含芷很残忍,所以轻描淡写地带过,同她说起了自己新谱的曲子。
  就在这时,门房匆匆来报:“王妃,荀娘子,郡守衙门那边派人来传口信,说荀娘子的母亲虞夫人来了钟离郡,被那边安排住下,他们好好招待着,请您二位不用担心。”
  荀含芷猛地站起身,神情讶异:“我母亲来了这里?为何又在郡守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