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今日可展颜 第160节
桓灵和桓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读到了些不解的神色。从前程素为裴真选婿,目光可从未落在士族以外过。
梁易真想为季年争取:“季年有勇有谋,在军中尚有前程,必不会委屈了表妹。”
隔着一道游廊,桓烁看不清他们说话的神色,扶着墙的手慢慢握成拳,缓缓走出了那道游廊。
“二哥。”桓煜第一个瞧见他,“你醒了?”
桓烁面色有些白,右边袖管下空空荡荡。从前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再也不复往日的模样了。
桓灵对他的犹豫有些气,见了他这样子又不免不忍,叫人将吃食送过来。
程素温柔地絮叨着:“这是与之生辰,大家都高兴,饮些酒也无妨。往后再莫要饮这么多酒了,酒这东西到底伤身。”
若是旁人,程素不会多说什么,可桓烁受过伤,虽如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每到阴雨天,他就会腿疼难忍。身体自是要好好顾惜着。
桓烁点点头:“阿娘,我知道。”
“知道就好。方才我们说到哪儿了?”她笑得温和,说出的话却扎心,“那位季郎君,就是跟着与之的那位,二郎应该记得。他心悦真真,你觉得如何?”
桓烁垂眸:“不如何。”
桓煜为好友解释:“二哥,季年以后会跟着大姐夫,以后也在建康城生活,不必担心表妹远嫁。”
“他在建康没有宅院。你要表妹成亲后还与他一起在王府借住吗?”桓烁面色严肃,冷冷发问。
桓灵故意激他:“二哥,这不成问题。若他与表妹有这样的缘分,我和夫君赠他们一座宅院就是。”
梁易也道:“正是。而且季年也颇立了些功,封赏全攒了下来,也有些家底,置宅院不成问题。”
程素也道:“既与之说了,那便也不用忧心他的前程。不过是座宅院,桓家给真真的添妆里加上一座就好。”
桓灵:“我们在这里说这么多也是无用的,还要看他们的意思。”
桓煜一拍大腿:“这有何难?季年现下就在建康城。本来我和大姐夫邀他与华济一起来山中避暑,他们却道我们家人聚会,不便打扰,这才没有来。”
他们从钟离郡回来的这些人,这几日都得了假。季年这几日约莫和华济在城中到处逛。
程素好像真将这事放在了心上:“那正好。等回了建康,先探探他们的意思。”
这时银屏也带着人送来了桓烁的早膳,尽管现在早就过了午膳的时辰。
看着有些颓靡的儿子,程素对他道:“快用膳吧。你今日本是要回军中的。但醉酒伤身,我已让你大哥替你告了两日假,再好好歇歇吧。”
他们一行人便又在山上多待了几日,建康也没那么热了,才返回城中。
回建康之后,桓煜本打算将程素有意将裴真许给季年的消息告诉自己的好友,但被桓灵拦住了。
“只是我们合计过,表妹并未应允。万一表妹并不喜欢季年,岂不是叫他空欢喜一场,先别说了。”
“也是,大姐姐,还是你想的周到。”
桓煜还在畅想:“若是季年真做了我的表妹夫,那他以后岂不是都要唤我表哥?”
桓灵:“确实是这样,但……”
但她总觉得事情不会那么地顺利。先不说季年只见过裴真几面,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如今一年多过去,他如今的心思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再说上次她去看生病的裴真时,她那欲言又止的神情。桓灵总觉得事情事情或许不会那么简单。
——
回了建康城以后,虞夫人和荀含芷还特意上门一趟,送来了许多礼物,感念桓灵在钟离郡的相助。她们也去了桓家一趟,第二日桓煜就苦着脸来找桓灵。
“大姐姐,表姐拒绝我了。”情窦初开的少年哪里受得了这种打击,“她说是谁都行,唯独不能是我。我当真就这么差劲吗?”
他当然没有那么差。桓灵温声安慰他:“表姐为何这样说?你可有问出原因?”
“我问了,她不愿说。”他郁闷至极,“我从前是浑浑噩噩,不爱读书。可入军中之后,所有人都说我有长进了。表姐却看我这般不入眼,我实在是不明白。”
桓灵也不知荀含芷到底是什么想法:“想必我去问,表姐也是不愿说的。但是三郎,表姐不讨厌你,你还是有机会的。”
桓煜垂头:“大伯母也是这样说的。”
程素没说的是,现在的桓煜于荀含芷来说,其实是难得的佳婿。她和离归家,若要再嫁,自不能像头一次嫁人那样百般挑选门第人品。
而桓家是建康城一等一的高门望族,家风清正,桓煜心中又极爱慕她,她与公孙沛还是表姐妹。只要荀含芷想明白这些,就不会再拒绝桓煜,这是她如今最好的归宿。
程素胸有成竹,已默默将聘礼都备得七七八八。但事情却并不如她所愿,直到七月底,桓煜仍没能让荀含芷松口,甚至连面都没见上几次。他又求到了公孙沛处,请她在荀含芷那里多多美言。
桓煜丝毫没有泄气,说只要荀含芷还未定亲,自己就有机会。
这一个月以来,梁小水从前手下的那些人去处定下,分散去了建康已经附近各郡。其一,是为了避免他们再聚集生事,其二,是为了放在近处盯着。
他们不再听命于梁小水,她手下还剩下那支几千人的娘子军。江临特命将她们编成了一支特殊卫队,由梁小水统辖训练。
梁小水在建康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在八月上旬的某一天忽然对桓灵说要搬出去。
桓灵大惊失色,极力挽留:“阿姐,你和夫君失散多年才好不容易重逢。相处的日子还不过半年,怎么能搬出去呢?”
梁小水笑得爽朗:“日日在朝中都能瞧见,也不拘这一会儿了。而且,林善来建康了,”,她的笑意更盛,“那边离王府骑马不过一刻钟的路程而已。”
梁小水接受招安之后,江临赐给了她一座宅子,离梁易的王府也不远。
梁小水能看出桓灵对她和林善的关系有些好奇,坦然道:“我与他相好,但并不想与他成亲。”
“阿姐,你是自由的。你想成亲就成,不想成亲就不成。我和夫君都支持
你。”
桓灵出身大族,重法理规矩,梁小水起先怕她会介怀自己和林善的这种关系。
“阿灵,小山能娶到你真是我家祖坟冒青烟了。”
桓灵抿唇一笑:“他对我也很好呀。”
她几番挽留,梁小水仍执意要走。她只好道:“那等你们安顿好了,你带着林郎君回来,和夫君见个面。”
梁小水:“放心吧,我还要常来府上蹭饭呢。王府的厨子手艺是真好。”
-----------------------
作者有话说:二哥和表妹,弟弟和表姐在这正文里不会详写,主要是推动故事发展。等正文完结以后我会单独写番外,到时候对他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另外看,不感兴趣的也不影响订阅率。主要我也想锻炼一下几万字写一对cp的能力。
然后阿灵和梁小山的番外,我想写一个现在的阿灵穿到刚被赐婚时候的if线,大家有别的想看的也可以提出来,能写的会尽量写。
第148章
阿圆和阿满生于八月十五中秋夜,故取名“阿圆”与“阿满。”
龙凤胎乃是大吉之兆,阿圆和阿满是桓家的第三代龙凤胎,他们的降生让一家人都感到欣喜,也引得建康不少人家暗暗艳羡。
但两个小宝贝出生之时,建康城附近的新昌郡爆发瘟疫,建康的局势也非常紧张,是以他们满月以及百日都没有办宴,只自家人庆贺了一番。
四郎和小书墨的百日宴都办得极为盛大,相较之下未免会觉得委屈了这对双生子。如今瘟疫过去,阿圆阿满也即将满周岁,桓家早就打定主意要为他们大办一场周岁宴。
周岁宴前几日,桓灵回了桓家帮忙筹办宴会。除却那些金银俗物,她还为两个孩子一人做了一套新衣裳。
秋日凉爽,桓府女眷都聚在园子里。阿圆和阿满正是学走路的时候,被乳母扶着走得摇摇晃晃。
小四郎就忍不住给他们示范,两条小短腿迈得极有力,一板一眼正经得很:“看我,这样走。”
可两个小宝望了望他,依然没学到窍门,还是走不稳当,紧紧抓着乳母的手不敢放开。
四郎学大人那样叹气,趴到了孟俞的腿上撒娇:“阿娘,他们学不会。怎么办?”
“因为他们还小,等到他们和你一样大的时候,也会走得很稳当。”
四郎就高兴了,拉着书墨去玩他的玩具。中秋佳节将至,桓渺给他雕了一个木头兔子,他喜欢得不得了,日日都宝贝得拿在手上,睡觉都不肯放下。
但他还是愿意分给书墨玩,挺着小胸脯像个小大人一般:“我是叔叔,我给你玩我的兔子。”
这是桓渺与孟俞常教他的,小四郎就觉得自己俨然已经不一样了,是和小书墨不一样的大孩子。
孩童环绕,程素看得欣慰,对桓灵她们道:“你们小时候也是如此,好几个孩子整日里在一处玩。一转眼你们都大了。以后这府里的孩子只会更多,更热闹。”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有意无意落在桓灵和裴真身上。桓灵以为只是在点自己,拿了一旁的宴席单子过来装傻:“阿荧你瞧,我倒觉得炙乳鸽比炖的滋味好些。你觉得呢?”
程素无奈摇头,也没说更多的催促之言。
园子外边脚步声传来,很快几人走近。
今日建康各处驻军有比武,梁易、桓烁还有桓煜三人一起从城外比武的地方回来,恰好在门口遇见了散值回来的桓渺。
桓渺为乐官,是闲散的职位,平日里回来得比家里其他文官要早,几人这才遇在了一起。
一见到他们,四郎就像个小炮仗一样噔噔噔跑了过来。老父亲桓渺随即蹲下身,向他张开怀抱,期待小人儿扑进自己怀里。
可四郎却径直抱住了梁易的大腿:“大姐夫,抱!”
桓渺都要气笑了:“臭小子,连阿耶都不要了。”
四郎紧紧抱着梁易的大腿,生怕自己被桓渺抢了过去:“大姐夫抱得高!”
梁易的腿被四郎手上那只木头兔子的耳朵直直戳着,他很快一只手将四郎抱了起来。
四郎如愿以偿,咧着嘴开心地笑了。可书墨紧随他后面,渴望地朝梁易张开手:“大姐夫,抱。”
梁易另一只手抱起书墨,两个小娃娃一人占了他一边胳膊。
梁易身边的桓煜无奈拍拍她小脑袋瓜:“傻孩子,你不应该叫大姐夫。也不能管我再叫三哥了。”
被他这话提醒,程素想起了一桩有趣的旧事:“小娃娃不同辈分,又常在一处玩,就是容易分不清称呼。二郎小时候还学你们三叔,管自己的阿耶叫大哥呢。”
桓烁比桓渺小了一岁,小时候说话自然就不及桓渺利索,又总是在一块玩,便爱模仿桓渺。
说起旧事,众人都颇觉有趣,齐齐笑了出来。桓烁脸上也带着笑,桓灵觉得与上次见他时候的强颜欢笑不同。
这次他的笑发自心底,畅然又轻松。
桓灵心里觉得有些奇怪,心底涌现一个大胆的猜测。
一个月前,桓煜的心意得了家中长辈允准,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而桓烁心头烦闷,郁郁寡欢。
如今这俩兄弟倒是掉了个,桓煜始终没能让荀含芷同意,心里愈来愈难过,也没以前那乐呵呵的模样了。
——
八月十五,桓府大摆宴席,为阿圆和阿满庆生。建康城的大族基本都来了。
桓灵一直和妹妹待在一处,准备等两个小宝贝收拾停当就抱出去给大家瞧瞧。可桓荧的侍女突然来报,说在门口迎客的桓煜那边出了些问题。
原本迎客的活不该桓煜做,只是他知道今日荀含芷会过来,所以眼巴巴凑了过来等着。没成想,还没等到荀含芷过来,他就瞧见了个讨厌的人。
梁易真想为季年争取:“季年有勇有谋,在军中尚有前程,必不会委屈了表妹。”
隔着一道游廊,桓烁看不清他们说话的神色,扶着墙的手慢慢握成拳,缓缓走出了那道游廊。
“二哥。”桓煜第一个瞧见他,“你醒了?”
桓烁面色有些白,右边袖管下空空荡荡。从前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再也不复往日的模样了。
桓灵对他的犹豫有些气,见了他这样子又不免不忍,叫人将吃食送过来。
程素温柔地絮叨着:“这是与之生辰,大家都高兴,饮些酒也无妨。往后再莫要饮这么多酒了,酒这东西到底伤身。”
若是旁人,程素不会多说什么,可桓烁受过伤,虽如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每到阴雨天,他就会腿疼难忍。身体自是要好好顾惜着。
桓烁点点头:“阿娘,我知道。”
“知道就好。方才我们说到哪儿了?”她笑得温和,说出的话却扎心,“那位季郎君,就是跟着与之的那位,二郎应该记得。他心悦真真,你觉得如何?”
桓烁垂眸:“不如何。”
桓煜为好友解释:“二哥,季年以后会跟着大姐夫,以后也在建康城生活,不必担心表妹远嫁。”
“他在建康没有宅院。你要表妹成亲后还与他一起在王府借住吗?”桓烁面色严肃,冷冷发问。
桓灵故意激他:“二哥,这不成问题。若他与表妹有这样的缘分,我和夫君赠他们一座宅院就是。”
梁易也道:“正是。而且季年也颇立了些功,封赏全攒了下来,也有些家底,置宅院不成问题。”
程素也道:“既与之说了,那便也不用忧心他的前程。不过是座宅院,桓家给真真的添妆里加上一座就好。”
桓灵:“我们在这里说这么多也是无用的,还要看他们的意思。”
桓煜一拍大腿:“这有何难?季年现下就在建康城。本来我和大姐夫邀他与华济一起来山中避暑,他们却道我们家人聚会,不便打扰,这才没有来。”
他们从钟离郡回来的这些人,这几日都得了假。季年这几日约莫和华济在城中到处逛。
程素好像真将这事放在了心上:“那正好。等回了建康,先探探他们的意思。”
这时银屏也带着人送来了桓烁的早膳,尽管现在早就过了午膳的时辰。
看着有些颓靡的儿子,程素对他道:“快用膳吧。你今日本是要回军中的。但醉酒伤身,我已让你大哥替你告了两日假,再好好歇歇吧。”
他们一行人便又在山上多待了几日,建康也没那么热了,才返回城中。
回建康之后,桓煜本打算将程素有意将裴真许给季年的消息告诉自己的好友,但被桓灵拦住了。
“只是我们合计过,表妹并未应允。万一表妹并不喜欢季年,岂不是叫他空欢喜一场,先别说了。”
“也是,大姐姐,还是你想的周到。”
桓煜还在畅想:“若是季年真做了我的表妹夫,那他以后岂不是都要唤我表哥?”
桓灵:“确实是这样,但……”
但她总觉得事情不会那么地顺利。先不说季年只见过裴真几面,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如今一年多过去,他如今的心思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再说上次她去看生病的裴真时,她那欲言又止的神情。桓灵总觉得事情事情或许不会那么简单。
——
回了建康城以后,虞夫人和荀含芷还特意上门一趟,送来了许多礼物,感念桓灵在钟离郡的相助。她们也去了桓家一趟,第二日桓煜就苦着脸来找桓灵。
“大姐姐,表姐拒绝我了。”情窦初开的少年哪里受得了这种打击,“她说是谁都行,唯独不能是我。我当真就这么差劲吗?”
他当然没有那么差。桓灵温声安慰他:“表姐为何这样说?你可有问出原因?”
“我问了,她不愿说。”他郁闷至极,“我从前是浑浑噩噩,不爱读书。可入军中之后,所有人都说我有长进了。表姐却看我这般不入眼,我实在是不明白。”
桓灵也不知荀含芷到底是什么想法:“想必我去问,表姐也是不愿说的。但是三郎,表姐不讨厌你,你还是有机会的。”
桓煜垂头:“大伯母也是这样说的。”
程素没说的是,现在的桓煜于荀含芷来说,其实是难得的佳婿。她和离归家,若要再嫁,自不能像头一次嫁人那样百般挑选门第人品。
而桓家是建康城一等一的高门望族,家风清正,桓煜心中又极爱慕她,她与公孙沛还是表姐妹。只要荀含芷想明白这些,就不会再拒绝桓煜,这是她如今最好的归宿。
程素胸有成竹,已默默将聘礼都备得七七八八。但事情却并不如她所愿,直到七月底,桓煜仍没能让荀含芷松口,甚至连面都没见上几次。他又求到了公孙沛处,请她在荀含芷那里多多美言。
桓煜丝毫没有泄气,说只要荀含芷还未定亲,自己就有机会。
这一个月以来,梁小水从前手下的那些人去处定下,分散去了建康已经附近各郡。其一,是为了避免他们再聚集生事,其二,是为了放在近处盯着。
他们不再听命于梁小水,她手下还剩下那支几千人的娘子军。江临特命将她们编成了一支特殊卫队,由梁小水统辖训练。
梁小水在建康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在八月上旬的某一天忽然对桓灵说要搬出去。
桓灵大惊失色,极力挽留:“阿姐,你和夫君失散多年才好不容易重逢。相处的日子还不过半年,怎么能搬出去呢?”
梁小水笑得爽朗:“日日在朝中都能瞧见,也不拘这一会儿了。而且,林善来建康了,”,她的笑意更盛,“那边离王府骑马不过一刻钟的路程而已。”
梁小水接受招安之后,江临赐给了她一座宅子,离梁易的王府也不远。
梁小水能看出桓灵对她和林善的关系有些好奇,坦然道:“我与他相好,但并不想与他成亲。”
“阿姐,你是自由的。你想成亲就成,不想成亲就不成。我和夫君都支持
你。”
桓灵出身大族,重法理规矩,梁小水起先怕她会介怀自己和林善的这种关系。
“阿灵,小山能娶到你真是我家祖坟冒青烟了。”
桓灵抿唇一笑:“他对我也很好呀。”
她几番挽留,梁小水仍执意要走。她只好道:“那等你们安顿好了,你带着林郎君回来,和夫君见个面。”
梁小水:“放心吧,我还要常来府上蹭饭呢。王府的厨子手艺是真好。”
-----------------------
作者有话说:二哥和表妹,弟弟和表姐在这正文里不会详写,主要是推动故事发展。等正文完结以后我会单独写番外,到时候对他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另外看,不感兴趣的也不影响订阅率。主要我也想锻炼一下几万字写一对cp的能力。
然后阿灵和梁小山的番外,我想写一个现在的阿灵穿到刚被赐婚时候的if线,大家有别的想看的也可以提出来,能写的会尽量写。
第148章
阿圆和阿满生于八月十五中秋夜,故取名“阿圆”与“阿满。”
龙凤胎乃是大吉之兆,阿圆和阿满是桓家的第三代龙凤胎,他们的降生让一家人都感到欣喜,也引得建康不少人家暗暗艳羡。
但两个小宝贝出生之时,建康城附近的新昌郡爆发瘟疫,建康的局势也非常紧张,是以他们满月以及百日都没有办宴,只自家人庆贺了一番。
四郎和小书墨的百日宴都办得极为盛大,相较之下未免会觉得委屈了这对双生子。如今瘟疫过去,阿圆阿满也即将满周岁,桓家早就打定主意要为他们大办一场周岁宴。
周岁宴前几日,桓灵回了桓家帮忙筹办宴会。除却那些金银俗物,她还为两个孩子一人做了一套新衣裳。
秋日凉爽,桓府女眷都聚在园子里。阿圆和阿满正是学走路的时候,被乳母扶着走得摇摇晃晃。
小四郎就忍不住给他们示范,两条小短腿迈得极有力,一板一眼正经得很:“看我,这样走。”
可两个小宝望了望他,依然没学到窍门,还是走不稳当,紧紧抓着乳母的手不敢放开。
四郎学大人那样叹气,趴到了孟俞的腿上撒娇:“阿娘,他们学不会。怎么办?”
“因为他们还小,等到他们和你一样大的时候,也会走得很稳当。”
四郎就高兴了,拉着书墨去玩他的玩具。中秋佳节将至,桓渺给他雕了一个木头兔子,他喜欢得不得了,日日都宝贝得拿在手上,睡觉都不肯放下。
但他还是愿意分给书墨玩,挺着小胸脯像个小大人一般:“我是叔叔,我给你玩我的兔子。”
这是桓渺与孟俞常教他的,小四郎就觉得自己俨然已经不一样了,是和小书墨不一样的大孩子。
孩童环绕,程素看得欣慰,对桓灵她们道:“你们小时候也是如此,好几个孩子整日里在一处玩。一转眼你们都大了。以后这府里的孩子只会更多,更热闹。”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有意无意落在桓灵和裴真身上。桓灵以为只是在点自己,拿了一旁的宴席单子过来装傻:“阿荧你瞧,我倒觉得炙乳鸽比炖的滋味好些。你觉得呢?”
程素无奈摇头,也没说更多的催促之言。
园子外边脚步声传来,很快几人走近。
今日建康各处驻军有比武,梁易、桓烁还有桓煜三人一起从城外比武的地方回来,恰好在门口遇见了散值回来的桓渺。
桓渺为乐官,是闲散的职位,平日里回来得比家里其他文官要早,几人这才遇在了一起。
一见到他们,四郎就像个小炮仗一样噔噔噔跑了过来。老父亲桓渺随即蹲下身,向他张开怀抱,期待小人儿扑进自己怀里。
可四郎却径直抱住了梁易的大腿:“大姐夫,抱!”
桓渺都要气笑了:“臭小子,连阿耶都不要了。”
四郎紧紧抱着梁易的大腿,生怕自己被桓渺抢了过去:“大姐夫抱得高!”
梁易的腿被四郎手上那只木头兔子的耳朵直直戳着,他很快一只手将四郎抱了起来。
四郎如愿以偿,咧着嘴开心地笑了。可书墨紧随他后面,渴望地朝梁易张开手:“大姐夫,抱。”
梁易另一只手抱起书墨,两个小娃娃一人占了他一边胳膊。
梁易身边的桓煜无奈拍拍她小脑袋瓜:“傻孩子,你不应该叫大姐夫。也不能管我再叫三哥了。”
被他这话提醒,程素想起了一桩有趣的旧事:“小娃娃不同辈分,又常在一处玩,就是容易分不清称呼。二郎小时候还学你们三叔,管自己的阿耶叫大哥呢。”
桓烁比桓渺小了一岁,小时候说话自然就不及桓渺利索,又总是在一块玩,便爱模仿桓渺。
说起旧事,众人都颇觉有趣,齐齐笑了出来。桓烁脸上也带着笑,桓灵觉得与上次见他时候的强颜欢笑不同。
这次他的笑发自心底,畅然又轻松。
桓灵心里觉得有些奇怪,心底涌现一个大胆的猜测。
一个月前,桓煜的心意得了家中长辈允准,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而桓烁心头烦闷,郁郁寡欢。
如今这俩兄弟倒是掉了个,桓煜始终没能让荀含芷同意,心里愈来愈难过,也没以前那乐呵呵的模样了。
——
八月十五,桓府大摆宴席,为阿圆和阿满庆生。建康城的大族基本都来了。
桓灵一直和妹妹待在一处,准备等两个小宝贝收拾停当就抱出去给大家瞧瞧。可桓荧的侍女突然来报,说在门口迎客的桓煜那边出了些问题。
原本迎客的活不该桓煜做,只是他知道今日荀含芷会过来,所以眼巴巴凑了过来等着。没成想,还没等到荀含芷过来,他就瞧见了个讨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