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赤狐镇南面十里路远,不是别的什么地方,正是一座狐仙庙,庙里香火鼎盛,往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甚至那跪拜的人都排出庙门口老远了。
背着背篓的甘衡也排在其中,身边还跟着个乖巧的小少年。
只是少年没有实体,一般人都瞧不见他。
甘衡跟前面的大爷搭话:“大爷,我看来这求愿的人这么多,这庙里供的是哪位神仙?”
大爷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外乡人吧,这里供的可是狐仙娘娘。”
甘衡:“狐仙娘娘?”
大爷:“你们外头的人肯定不知道,十几年前赤狐镇连着大半个月没有下雨,到处都旱得厉害,别说田里的秧苗了,就是那河床都晒干裂了,好好的人,干得嗓子眼里都在冒烟,你怕是想不到,那会子尿都是稀罕玩意!”
“有个女人带着孩子来了我们这,她原本不是此地的人,只是因为那小孩生下来就有不治之症,这才一路求医问药到了这儿,又赶巧遇到了天旱,那小娃娃躺在庙里,实在是撑不下去了,眼看着就要被活活渴死的时候,女人带着一碗热乎乎的血回来了,她说那是山里狐狸的血,小娃娃捧着碗灌下去,只觉得喉间是前所未有的甘甜。”
甘衡笑了笑:“这都旱了大半个月了,人都难活下去,山里怎么还会有狐狸呢?”
“可不是,哪里是什么狐狸的血啊,分明是女人拿自己的血去喂的,小娃娃是活下来了,女人却没熬过去,兴许是女人感动了上天,女人死后,那块地里冒出了甘霖,后头又连着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为了纪念她,便在这庙里为她塑了像,这便是狐仙娘娘的由来。”
大爷说着拍了拍胸脯,与有荣焉道:“不是我吹啊,这庙能灵到什么程度呢?哪怕是人死了,只要身上血还冒热乎气都能给救回来!我可是亲眼看见的!就那老王家的儿子,淘气从屋顶上摔下来,脖子断得都只连着根筋了,老王他媳妇抱过来的时候,血流了一地,在狐仙娘娘面前磕了几个头,那孩子立马就活过来了,能蹦能跳的,前几天还上我家掏鸡窝呢!”
甘衡惊讶:“这么神奇?”
大爷:“这算什么的,在这庙里,就没有你求不到的东西,在我们这啊,拜什么都不好使,只有拜狐仙娘娘,才能百分百灵验!”
排成长龙的队伍又开始缓慢地向前移动了。
一旁的小曰者贴近甘衡的衣角,问他:“甘衡,你看出什么来了没有?”
甘衡一乐,轻声回复他:“香火正盛,功德无量,瞧着比我还正派。”
小曰者不解他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甘衡像撸狗一样,撸了一把他的脑袋,逗他:“那我都养上小鬼了,我还能是什么好人么?”
小曰者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话都还没说呢,甘衡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了。
甘衡连忙又补了句:“我乐意养,没了你,谁还能帮我捉鬼啊。”
小曰者讷讷地应了一声。
甘衡心想,这小孩什么都好,就是太容易被一两句话左右情绪了,确实还是没长大啊,小小年纪,就了做鬼,这还好是自己养了他,若是被别人养去,指不定会被训成什么样呢。
队伍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有人欣喜地高喊了一声:“普渡师傅!”
甘衡顺着人群的目光看过去,一群和尚迎面走过来,领头的那个和尚生得慈眉善目,不说话的时候也是一双笑眼。
人群里有人问他:“普渡师傅,又去帮老李家插秧苗了?”
普渡双手合十回应道:“阿弥陀佛,趁这几日天气好,便抓紧时间把秧苗种了。”
甘衡这才注意到,这些和尚干干净净的衣袍上沾了不少的泥点子,脚上的鞋子也脏得厉害。
先前的大爷叹了口气,“哎,这正是春耕最忙的时候,老李人好端端的突然就不见了,要不是普渡师傅他们帮忙,这苗估计都来不及种。”
甘衡一愣:“不见多久了?”
“也有十天半个月了,一声不吭的,人就消失了。”
“这狐仙庙不是很灵么?家里人怎么不去求求狐仙娘娘?”
大爷沉默了一瞬,就在甘衡以为对方不会回答自己的时候,他突然开口了,“不敢求。”
甘衡这下就不明白了,他疑惑道:“为什么不敢求?”
“镇上有人失踪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还会有人去求,求狐仙娘娘保佑对方早日回来,第二日天蒙蒙亮的时辰,那人必定会出现在村口,安然无恙的回家,只是不记得消失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了,可几日之后的早上,活生生的人瞬间就会变成一堆白骨,没有一个人例外,狐仙娘娘就算有再大的神通,也没有让白骨生人肉的本事啊。”
大爷说着叹息了一声,“所以后来每家每户再有人失踪的时候,他们都不敢来求了,只盼望着那人能自己好好的回来。”
“原来如此。”甘衡也有些感叹。
小曰者听了这些,同甘衡道:“原来失踪的不止小孩,那说明在这镇上作恶的鬼不止夜游女一个么?”
甘衡点点头又摇摇头。
小曰者有些会意,这是说不准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恶呢。
第2章 狐仙庙(二)
普渡和尚经过甘衡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总是微微弯着的一双眼睛略微瞪大,他看了甘衡一眼,然后把目光直直投向了小曰者。
甘衡不动声色,这和尚竟然能看到鬼魂。
小曰者被和尚这样注视着,像个犯错的孩子似地垂下脑袋,躲进了甘衡的身后。
“师傅,怎么了么?”甘衡笑着问他。
普渡双手合十冲他行了个礼,“阿弥陀佛,小僧见施主身边有一念。”
“一念?”
“人有七情六欲,却只有一念,施主身边不知是何人一念,即便是死了也久久不愿散去。”
甘衡听他这样一说,立马眼珠子一转,一副伤心不已的模样,他问普渡:“师傅,你看到的可是个圆脸少年?”
普渡点点头。
甘衡声音哽咽道:“那应当是我幼弟了,他去世时,也不过才……”他说着,朝着小曰者比了一下身高,“也才这么丁点……高……”
甘衡这一比自己反倒愣住了,他对上小曰者无辜的眼神,之前都没觉得这小子有这么高,这张脸实在是太有欺骗性了!
这身高实在是担不起“幼”字!
“阿弥陀佛,施主,逝者已逝,这一念不可久留人间,幼弟需去往他该去的地方,小僧便为他超度了吧。”
“如此,有劳师傅了。”甘衡冲他一拜。
普渡抬手示意了一下,“施主请。”
甘衡跟在普渡身后,绕过长长的队伍直接进了庙内,实在是光明正大插队、坦坦荡荡进门。
“施主在这稍等片刻,小僧先去更衣。”
“师傅自便。”
待普渡一走,小曰者就眼泪汪汪贴过去问道:“甘衡,你真的要把我超度了么?”
甘衡背着手打量庙内,不吭声。
“我……我……”小曰者结结巴巴半天,脸都要被憋红了,最后小苦瓜似地憋出一句:“我……没做过坏事……什么都能干的。”
甘衡实在是忍不住了,他“噗嗤”一下笑出声来,故意问他:“你怎么那么害怕被超度啊?”
小苦瓜哭丧着脸,只垂着脑袋,答不上话来。
甘衡也没想听答案,他拍了拍小曰者的脑袋,“行了,我那是为了进庙随口胡诌的,你还真当真了。”
小曰者这才缓和了些神色。
甘衡打量着庙内,这庙建的三门式,三扇庙门相对大敞着一直通到底,顺着跪拜的人群看过去,那莲华台上供奉的是一座一人高的玉石佛像,那玉质地莹润,仿佛透着光。
隔着那么远,甘衡都能看到玉石像身上雕刻的细节,根根分明的发丝、被风吹起的衣服褶皱,无一处不透露着雕刻者的用心。
可什么都很精细的玉石像,上面却是一张平平无奇的脸,实在是担不起“狐仙”二字,甚至普通到让甘衡觉得有些眼熟。
狐仙娘娘端坐高台,低眉颔首,仿佛正垂眼看着殿内的人,到也还有几分悲天悯人的神性。
“施主。”普渡在他身后唤了一声。
甘衡忍不住感慨道:“我原本不信神佛,可今日在这见到狐仙娘娘的神像,还真生出了虔诚跪拜的心思。”
普渡笑了一声,“神渡众生,众生何尝不也是在渡神呢?”
甘衡双手合十朝玉石像一拜,“那我便祈求狐仙娘娘能让我幼弟早日投胎转世。”
“施主恐怕要多等一日,因为明日中午便是庙里一年一度的超度仪式。”
“那正好,我借师傅庙里一住,也接机沾些檀香气,师傅不会嫌我麻烦吧?”甘衡笑眯眯地问。
“自然不会。”普渡连忙道:“庙里的后院专门为香客设了厢房,施主挑一间住下就行。”
甚至那跪拜的人都排出庙门口老远了。
背着背篓的甘衡也排在其中,身边还跟着个乖巧的小少年。
只是少年没有实体,一般人都瞧不见他。
甘衡跟前面的大爷搭话:“大爷,我看来这求愿的人这么多,这庙里供的是哪位神仙?”
大爷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外乡人吧,这里供的可是狐仙娘娘。”
甘衡:“狐仙娘娘?”
大爷:“你们外头的人肯定不知道,十几年前赤狐镇连着大半个月没有下雨,到处都旱得厉害,别说田里的秧苗了,就是那河床都晒干裂了,好好的人,干得嗓子眼里都在冒烟,你怕是想不到,那会子尿都是稀罕玩意!”
“有个女人带着孩子来了我们这,她原本不是此地的人,只是因为那小孩生下来就有不治之症,这才一路求医问药到了这儿,又赶巧遇到了天旱,那小娃娃躺在庙里,实在是撑不下去了,眼看着就要被活活渴死的时候,女人带着一碗热乎乎的血回来了,她说那是山里狐狸的血,小娃娃捧着碗灌下去,只觉得喉间是前所未有的甘甜。”
甘衡笑了笑:“这都旱了大半个月了,人都难活下去,山里怎么还会有狐狸呢?”
“可不是,哪里是什么狐狸的血啊,分明是女人拿自己的血去喂的,小娃娃是活下来了,女人却没熬过去,兴许是女人感动了上天,女人死后,那块地里冒出了甘霖,后头又连着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为了纪念她,便在这庙里为她塑了像,这便是狐仙娘娘的由来。”
大爷说着拍了拍胸脯,与有荣焉道:“不是我吹啊,这庙能灵到什么程度呢?哪怕是人死了,只要身上血还冒热乎气都能给救回来!我可是亲眼看见的!就那老王家的儿子,淘气从屋顶上摔下来,脖子断得都只连着根筋了,老王他媳妇抱过来的时候,血流了一地,在狐仙娘娘面前磕了几个头,那孩子立马就活过来了,能蹦能跳的,前几天还上我家掏鸡窝呢!”
甘衡惊讶:“这么神奇?”
大爷:“这算什么的,在这庙里,就没有你求不到的东西,在我们这啊,拜什么都不好使,只有拜狐仙娘娘,才能百分百灵验!”
排成长龙的队伍又开始缓慢地向前移动了。
一旁的小曰者贴近甘衡的衣角,问他:“甘衡,你看出什么来了没有?”
甘衡一乐,轻声回复他:“香火正盛,功德无量,瞧着比我还正派。”
小曰者不解他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甘衡像撸狗一样,撸了一把他的脑袋,逗他:“那我都养上小鬼了,我还能是什么好人么?”
小曰者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话都还没说呢,甘衡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了。
甘衡连忙又补了句:“我乐意养,没了你,谁还能帮我捉鬼啊。”
小曰者讷讷地应了一声。
甘衡心想,这小孩什么都好,就是太容易被一两句话左右情绪了,确实还是没长大啊,小小年纪,就了做鬼,这还好是自己养了他,若是被别人养去,指不定会被训成什么样呢。
队伍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有人欣喜地高喊了一声:“普渡师傅!”
甘衡顺着人群的目光看过去,一群和尚迎面走过来,领头的那个和尚生得慈眉善目,不说话的时候也是一双笑眼。
人群里有人问他:“普渡师傅,又去帮老李家插秧苗了?”
普渡双手合十回应道:“阿弥陀佛,趁这几日天气好,便抓紧时间把秧苗种了。”
甘衡这才注意到,这些和尚干干净净的衣袍上沾了不少的泥点子,脚上的鞋子也脏得厉害。
先前的大爷叹了口气,“哎,这正是春耕最忙的时候,老李人好端端的突然就不见了,要不是普渡师傅他们帮忙,这苗估计都来不及种。”
甘衡一愣:“不见多久了?”
“也有十天半个月了,一声不吭的,人就消失了。”
“这狐仙庙不是很灵么?家里人怎么不去求求狐仙娘娘?”
大爷沉默了一瞬,就在甘衡以为对方不会回答自己的时候,他突然开口了,“不敢求。”
甘衡这下就不明白了,他疑惑道:“为什么不敢求?”
“镇上有人失踪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还会有人去求,求狐仙娘娘保佑对方早日回来,第二日天蒙蒙亮的时辰,那人必定会出现在村口,安然无恙的回家,只是不记得消失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了,可几日之后的早上,活生生的人瞬间就会变成一堆白骨,没有一个人例外,狐仙娘娘就算有再大的神通,也没有让白骨生人肉的本事啊。”
大爷说着叹息了一声,“所以后来每家每户再有人失踪的时候,他们都不敢来求了,只盼望着那人能自己好好的回来。”
“原来如此。”甘衡也有些感叹。
小曰者听了这些,同甘衡道:“原来失踪的不止小孩,那说明在这镇上作恶的鬼不止夜游女一个么?”
甘衡点点头又摇摇头。
小曰者有些会意,这是说不准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恶呢。
第2章 狐仙庙(二)
普渡和尚经过甘衡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总是微微弯着的一双眼睛略微瞪大,他看了甘衡一眼,然后把目光直直投向了小曰者。
甘衡不动声色,这和尚竟然能看到鬼魂。
小曰者被和尚这样注视着,像个犯错的孩子似地垂下脑袋,躲进了甘衡的身后。
“师傅,怎么了么?”甘衡笑着问他。
普渡双手合十冲他行了个礼,“阿弥陀佛,小僧见施主身边有一念。”
“一念?”
“人有七情六欲,却只有一念,施主身边不知是何人一念,即便是死了也久久不愿散去。”
甘衡听他这样一说,立马眼珠子一转,一副伤心不已的模样,他问普渡:“师傅,你看到的可是个圆脸少年?”
普渡点点头。
甘衡声音哽咽道:“那应当是我幼弟了,他去世时,也不过才……”他说着,朝着小曰者比了一下身高,“也才这么丁点……高……”
甘衡这一比自己反倒愣住了,他对上小曰者无辜的眼神,之前都没觉得这小子有这么高,这张脸实在是太有欺骗性了!
这身高实在是担不起“幼”字!
“阿弥陀佛,施主,逝者已逝,这一念不可久留人间,幼弟需去往他该去的地方,小僧便为他超度了吧。”
“如此,有劳师傅了。”甘衡冲他一拜。
普渡抬手示意了一下,“施主请。”
甘衡跟在普渡身后,绕过长长的队伍直接进了庙内,实在是光明正大插队、坦坦荡荡进门。
“施主在这稍等片刻,小僧先去更衣。”
“师傅自便。”
待普渡一走,小曰者就眼泪汪汪贴过去问道:“甘衡,你真的要把我超度了么?”
甘衡背着手打量庙内,不吭声。
“我……我……”小曰者结结巴巴半天,脸都要被憋红了,最后小苦瓜似地憋出一句:“我……没做过坏事……什么都能干的。”
甘衡实在是忍不住了,他“噗嗤”一下笑出声来,故意问他:“你怎么那么害怕被超度啊?”
小苦瓜哭丧着脸,只垂着脑袋,答不上话来。
甘衡也没想听答案,他拍了拍小曰者的脑袋,“行了,我那是为了进庙随口胡诌的,你还真当真了。”
小曰者这才缓和了些神色。
甘衡打量着庙内,这庙建的三门式,三扇庙门相对大敞着一直通到底,顺着跪拜的人群看过去,那莲华台上供奉的是一座一人高的玉石佛像,那玉质地莹润,仿佛透着光。
隔着那么远,甘衡都能看到玉石像身上雕刻的细节,根根分明的发丝、被风吹起的衣服褶皱,无一处不透露着雕刻者的用心。
可什么都很精细的玉石像,上面却是一张平平无奇的脸,实在是担不起“狐仙”二字,甚至普通到让甘衡觉得有些眼熟。
狐仙娘娘端坐高台,低眉颔首,仿佛正垂眼看着殿内的人,到也还有几分悲天悯人的神性。
“施主。”普渡在他身后唤了一声。
甘衡忍不住感慨道:“我原本不信神佛,可今日在这见到狐仙娘娘的神像,还真生出了虔诚跪拜的心思。”
普渡笑了一声,“神渡众生,众生何尝不也是在渡神呢?”
甘衡双手合十朝玉石像一拜,“那我便祈求狐仙娘娘能让我幼弟早日投胎转世。”
“施主恐怕要多等一日,因为明日中午便是庙里一年一度的超度仪式。”
“那正好,我借师傅庙里一住,也接机沾些檀香气,师傅不会嫌我麻烦吧?”甘衡笑眯眯地问。
“自然不会。”普渡连忙道:“庙里的后院专门为香客设了厢房,施主挑一间住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