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还有一点就是你们跟老板的通话记录和聊天记录保存完好的话,这会是一份非常有力的证据。”
  何律师将手上的案件信息合上,露出一个笑容,“如果有这些证据,这个案子很好解决,只需要你们配合一下。”
  王叔哽咽着点头,对农民工来说要讨回一笔工资不容易,大多数包工头都是直接不给,好不容易拿到一点钱,还要被驱赶,被整个地区的工地拉黑,工作变得更加难找。
  宋知许说不出来自己心里的感觉,在这样的小县城里,即使有免费的法律援助,没有接触过的老百姓也根本不会知道。
  人是很难知道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的,有些农民工文化水平低,没有消息和途径,很难了解到有法律援助这样的方式。
  他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发誓自己一定要考上一个好大学,选一个好专业,后来家里出了事,他心里想着高中毕业就去打工,先把母亲的医药费挣出来。
  直到现在宋知许才发现好像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过,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且不切实际的专业。
  法律是善良公正的艺术,以一种恒久的温度守护着人间温暖。
  宋知许终于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了,他想成为一名律师。
  成为上位者不是他心中最重要的梦想,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努力向上爬。
  他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普通人看不到大多数的风景,但是现在他想暂时停下来休息一下。
  他不一定要做律师,去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是说宋知许有了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帮助山村贫穷的孩童,也可以选择帮助像王叔这样讨薪困难的农民工。
  那场慈善晚会给他的感觉,一场虚假的施舍,富人撒钱的游戏,穷人却当真了。
  他回去在官网上查这场慈善晚会的后续,甚至发现了有人会利用支教来镀金。
  短视频里那些光鲜亮丽的人与贫穷落后的山村格格不入,为期不到一个月的支教,逐渐变得流水化。
  他的心感受到一丝刺痛。
  这些人的努力是他从前身上携带着的缩影,他自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也不喜欢多管闲事。
  但在成长的路上他遇到了太多的好人,在这个跌跌撞撞的时间接收到了太多的善意。
  三伯母一家是他接收的第一份善意,王婶一家是第二份善意,而那位匿名资助他上高中的人是他接收的第三份善意。
  想起曾经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宋知许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一些事情,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好。
  “知许,你怎么了?”裴羡予发现宋知许越来越不在状态,神色变得有些茫然。
  宋知许摇头,“没事,我只是想清楚了一些事情。”
  他只是发现他可以选择另一种活法,一种喜欢的生活方式和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当然他不会放弃其他的产业,作为律师可以帮助到像王叔这样的人,他不希望好人遇到这样的事。
  “知许,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我。”沈宥突然很认真的看着宋知许说,他不喜欢宋知许脸上的惆怅和难过。
  沈宥希望他的脸上永远只有笑容,阴霾永远不要出现在他脸上。
  江玉试图抬起的手悬在半空中,察觉到了时机还不合适。
  从来没觉得年龄是一个差距,但是看着这几个人,江玉第一次觉得为什么他不能快点长大。
  “知许哥,我现在没有太大的能力,但在你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做到。”
  他想快点成长,跟宋知许并肩而行,相互依偎。
  第169章 当年事情
  王叔的事情解决的很快,当天下午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进展,包工头同意协商解决工资问题。
  为了防止包工头推诿,宋知许提前联系了工程总承包的单位,毕竟法律规定承包方对农民工工资负连带责任。
  调解室里包工头颤抖签字的钢笔,王叔掩盖不住脸上兴奋的表情,他握着宋知许的手,这种将信任交付在他手中的感觉,很奇怪。
  在这一刻,宋知许感受到法律是有温度的,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重大。
  何律师发现致命漏洞的瞬间就像是穿透了迷雾,比任何东西都要让他感到兴奋。
  做完这一系列的事情,宋知许的心口变得很轻快,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成就感。
  王叔拿到了这3万块钱,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许多,中年人兜里没钱面临的窘境太多,女儿要上学,他和老婆也要生活。
  这一笔钱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知许,谢谢你。”王叔情急之下一激动差点抱住宋知许,他意识到自己身上有点脏,马上停下动作。
  宋知许根本不在意王叔身上的脏污,直接抱住王叔,“王叔,我希望我们不用说谢谢。”
  这份喜悦分享给他,他接收到了。
  王叔对他的影响一直都存在他的心底,直到这一刻彻底爆发出来。
  人是群居动物,很容易受到影响,而他也不例外,人性的温度和人性的冷漠交织在一起,他最后还是选择相信人性存在的这一丝温暖。
  ……
  周泽衍将最后一点收尾工作做好,准备启程去找宋知许,不过在此之前,还要做一些事情。
  梁牧敲门进来,把手上收集到的资料全部递给周泽衍。
  周泽衍看完以后眉头紧锁,跟他想象中的有些出入。
  梁牧当时查的已经够仔细了,但是没有想到会在关键的地方线索断开,“周总,你的确跟宋先生没有重合的人生轨迹,但是我发现了有一个疑点。”
  “您在惠安镇这个地方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回京市。”
  本来这件事情已经不再调查了,周总在最近又突然提起这件事情,梁牧只好继续查下去,顺藤摸瓜找到了当年的一些重要人物,他们口中得到了一些信息。
  小时候周泽衍曾在这个惠安镇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周父急着迎娶小三进门,怕惹小三不高兴,就把他送回了老家。
  让远在乡下的爷爷奶奶照顾,所以他在乡下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个期间不幸遭遇过一次绑架。
  准确来说是一场拐卖,针对男童的拐卖,周泽衍不幸成为了那个被拐卖的男童,这是他心底永远不愿意提及的一件事情。
  “周总,我找到了当年惠安镇的目击证人,他说当年您被救出来的时候,身边还跟着一个小男孩。”
  “那小男孩儿长得很漂亮,我把宋先生的证件照给那位证人看过,那人说的确几分相似。”
  周泽衍声音微沉,“我要亲自见到那个人。”
  所以失忆期间做的种种事情,正是他小时候缺失的那部分记忆,然而宋知许根本不记得自己。
  梁牧事情做的很到位,当天下午就把人请到了过来。
  来见周泽衍是一个50多岁的男人,杨辉作为第一个报警的人,那两个孩子被解救出来的时候,这两个孩子的脸都看的清清楚楚。
  两个孩子都长得十分精致好看,见过一次就很难忘记,杨辉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了这两个孩子。
  当年他是开大货车的司机,在服务区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听到一辆车里有孩子哭闹的声音,旁边的两个大人十分不耐烦。
  原本以为只是一场家庭矛盾而已,夜晚的服务区人不算多,那两个人贩子的动作变得大胆起来,直接把孩子塞到后备箱里。
  杨辉见状觉得不对劲,趁着夜色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两个男人正在打电话,嘴里说着什么价钱买卖。
  当即能下定论,这就是一场拐卖,杨辉当即就报了警,好在那两个男人在服务区休整了将近半个小时,警察来的快,一下子把两个人扣下来了。
  杨辉没想到这么久了还有人记得这件事情,“当年这个事情我记着还上过当地的新闻,跟惠安镇派出所的警察拍了一张大合照。”
  提起拍照,杨辉从裤兜里掏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递给周泽衍,在家的时候找出来的,觉得能用上就带上了。
  梁牧联系上杨辉说起当年的拐卖案,杨辉一直都没忘记这件事情,还因为这件事得了见义勇为的奖金。
  站在中间的两个小男孩,小男孩高冷的皱着眉头,但手一直牵着另一个小男孩的手,另一个小男孩眉眼精致,笑意盎然。
  这就是宋知许,周泽衍立马下了定论。
  “当年发行报纸的期刊早就倒闭了。”梁牧补充了一句,这才导致很多信息没办法查下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周泽衍闭上眼睛,“帮我预定明天去X市的机票。”
  从前心里觉得怅然若失的感觉,现在变得更加具体化,原来从一开始他就错过了这么多。
  在县城里忙了一个下午,宋知许当天赶到市里看望母亲。
  躺在病床上的宋母状态比之前好了许多,人也变得有精气神了,时不时下地走动,跟医院里的病友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