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杨慕霖看了眼单珩,解锁看消息。
【爸】:可以,讲座你来听一下。
下一秒【撤回】
过了一会,新消息发来。
【爸】:可以,讲座三点开始,你有空也来听一下。
次日,杨慕霖提前十分钟来了会场,身边还跟着单珩。
单珩的理由是:“让岳父提前眼熟眼熟自己,刷下好感度。”
杨慕霖笑道:“你注意点,可别被他抓到马脚,刷好感变成刷仇恨了。”
化学综合楼最大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杨慕霖和单珩进去的时候,只有后排有位置了。
杨煜华是领域里有名有姓的大佬,这次邀请到他来杭大作讲座,不仅是化学学院来了大半,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有来凑热闹的。
讲台上,杨煜华调试了一下麦克风,他今天穿着一件熨帖的深灰色衬衣,和杨慕霖的记忆重合了,目光扫过台下时,微微顿了下。
单珩注意到杨慕霖一直在喝水,压低声音问:“紧张?”手在桌下轻轻搓了搓他的大腿。
杨慕霖摇头又点头:“有点吧。”
小的时候,杨煜华去讲座时,偶尔会带着他一起去,他就坐在第一排,仰着头看父亲意气风发,受尽推崇的样子,他被带去过很多大学,跟在父亲身后在各种实验室做客,杨煜华问他以后想做什么?
他说:要和爸爸一样!
周围的大人都发出善意的笑声:虎父无犬子啊。
杨煜华高兴地摸着他的头:小霖也想做科学家啊!那要好好学习,以后肯定比爸爸厉害!
眼前这一幕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恍惚间还是那个坐在第一排仰望父亲的小孩子,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走上另一条路。投影仪的光打在那张依旧严肃的脸上,杨慕霖默默拿起手机拍了张照。
单珩的手依旧搭在他的腿上,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给杨慕霖踏实的安全感。
讲座的内容很精彩,台下的听众都聚精会神。杨慕霖看着父亲在台上从容不迫地讲解着一个个复杂的概念,时不时穿插着恰到好处的幽默,掌控着全场的节奏,是他最熟悉的风格。
讲座进入提问环节,气氛活跃了起来,不断地有学生或者是研究员,甚至来听讲座的老师站起来。杨煜华解答问题时语气依旧平稳,有条不紊。
大抵有半个小时,举手的人渐渐少了,主持人正要收尾,单珩却举起了手。
杨慕霖一惊,在桌下轻轻拉他的衣角,用眼神询问:“你要做什么?”
单珩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站起身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他从容不迫,声音清晰地传到整个会场:“杨教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后排的年轻人身上,包括杨煜华,他当然也注意到了坐在一边的杨慕霖,目光顿了顿,用话筒说:“你问。”
“在您的研究生涯中。”单珩的问题出乎所有人意料,“是否面对过质疑?您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但别人并不认同,您如何权衡。”
现场发生了细微的低语,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杨煜华扶了扶眼镜,沉默的时间比之前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长。
“很好的问题。”他终于开口,“质疑一直都有,年轻的时候做第一个独立课题,所有人都不看好我这个方向,经费也批不到,手下也没有学生愿意冒险跟我一起做课题。但我觉得它一定很有研究价值,冷板凳怎么了,那就坐,我坐了五年,差点因为迟迟没有结果被学校开除,最后得到的成果,你们都知道的,那让我第一次出名,在化学领域有了姓名。”
“科研也好,人生也好。”杨煜华话锋一转,“重要的不是让所有人认可,而是你在做出选择时,是否经过了充分的思考,觉得这是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并负责到底。”
-----------------------
作者有话说:来晚了[爆哭]今天开组会回来有点晚
感觉这个月底完结不了了,大概得要十一月初了,麻烦大家再陪小情侣走一段路啦~
谢谢大家的评论、营养液还有地雷呀!感谢支持![熊猫头]
第71章 意义(二合一,3k营养液加更)
讲座结束了, 掌声如潮水般在阶梯教室中响起,杨煜华微微颔首,开始整理手边的电脑。学生们陆续起身,教室里慢慢空了, 只有零星的交谈声。
有几个教授还是博后, 上前同杨煜华聊了起来,将他围在中间, 杨煜华笑着同他们寒暄, 一个年纪颇大的教授将手搭在他的肩上拍了拍, 很是热笼的样子。
“要过去吗?”单珩问。
杨慕霖深吸一口气,点点头,两人逆着人流往前走,在靠近前台的位置停了下来。
就在这时, 杨煜华抬起眼,目光穿过攒动的人群,落在杨慕霖身上, 随后又很快收回目光,同几个教授继续聊着天。
杨慕霖小声问单珩:“你刚刚怎么突然问那个问题。”
单珩说:“好奇。”
杨慕霖笑了,他知道单珩是为了他问的, 杨煜华的回答令他又感慨又隐隐有些骄傲,这段经历他从小到大从他人口中听了无数遍,就像每个寓言故事最后都有寓意, 在这段经历的结尾, 大家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他, 小霖啊你要和你爸爸学习,做事贵在坚持,不要被他人影响。
年幼的杨慕霖点点头, 说我要和爸爸一样。
他一直记得。所以任何事情或者爱好,一旦开始,杨慕霖就会长久地坚持下去,并且以绝对认真的态度对待。对杨慕霖来说,一件事,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认真完成。
中学的时候,班级纪律被扣分了,班主任一怒之下让他们集体去操场跑圈,二十圈跑完才能吃饭。大家前两圈还装模作样地排着队跑,后面变成稀稀拉拉的队伍,有人跑,有人走,班主任看了会就去吃饭了。一半人趁机溜了,一半人浑水摸鱼,一圈算作三圈,早早溜去吃饭。
晚上晚自习的时候,杨慕霖迟到了半小时,班主任生气地问他原因,杨慕霖红着脸喘着气说刚刚跑完二十圈。班主任早知道这个年纪的小孩都滑头得很,根本没想到有人居然会老老实实跑完二十圈,而这个人还是年纪比班级里的人都小两三岁的杨慕霖,惊讶到一时哑口无言,心道这孩子真轴。
杨煜华知道这件事,大笑,夸道:“小霖真棒。”
遗传真的很神奇,杨母总说他们父子俩的脾气如出一辙,较真、犯轴。
所以当杨慕霖说自己要放弃化学,转学生物时,杨煜华才会怒不可遏,一方面是觉得他浪费了家里准备的关系,如果继续在化学领域深造,家里完全可以一路托举他顺风顺水,毫不费力地走到很多人需要花费很多年心力才能到达的位置。但更重要的是,杨煜华认为他这是半途而废,想一出是一出,完全不是认真做科研的态度。
实际上,杨慕霖一路跳级升学,心智比同龄人都要小一些,十六岁上大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听从父亲的建议去了化学专业。
在大学一次跨专业合作中,接触到生物实验,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开始私下看一些生物方面的专业书。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杨慕霖已经完全想通了。首先,他是真心喜欢生物,对遗传学感兴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余生的时间来努力。其次,他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开始了这件事,就不会再改变。
杨煜华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杨慕霖,过来。”
杨慕霖走过去,杨煜华拍了拍他的肩,对边上的教授们说:“这是我儿子,在杭大读研究生,杨慕霖,跟老师们打招呼。”
杨慕霖心里有些不快,却没表露出来,规规矩矩道:“老师们好。”
“哟!老杨,你这福气可不小啊,儿子一表人才,都这么大了!”
“老杨,你儿子跟你年轻的时候真像啊!”
“在哪个老师底下学习啊,怎么没什么印象?”
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杨煜华嘴角忍不住上扬,直到最后一个问题,他的笑意才淡了,说:“不争气,没学化学。”
几个教授面面相觑,随后道:“哎呀,父子不同行,挺好,有利于家庭和睦,学的什么专业啊?”
杨慕霖说:“生物。”
“……”
“生物也挺好!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嘛!”一个教授说。
这句广为流传的调侃让气氛更加尴尬了。杨慕霖看见父亲嘴角最后一点笑意也消失了,眼底闪过一丝不悦。
【爸】:可以,讲座你来听一下。
下一秒【撤回】
过了一会,新消息发来。
【爸】:可以,讲座三点开始,你有空也来听一下。
次日,杨慕霖提前十分钟来了会场,身边还跟着单珩。
单珩的理由是:“让岳父提前眼熟眼熟自己,刷下好感度。”
杨慕霖笑道:“你注意点,可别被他抓到马脚,刷好感变成刷仇恨了。”
化学综合楼最大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杨慕霖和单珩进去的时候,只有后排有位置了。
杨煜华是领域里有名有姓的大佬,这次邀请到他来杭大作讲座,不仅是化学学院来了大半,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有来凑热闹的。
讲台上,杨煜华调试了一下麦克风,他今天穿着一件熨帖的深灰色衬衣,和杨慕霖的记忆重合了,目光扫过台下时,微微顿了下。
单珩注意到杨慕霖一直在喝水,压低声音问:“紧张?”手在桌下轻轻搓了搓他的大腿。
杨慕霖摇头又点头:“有点吧。”
小的时候,杨煜华去讲座时,偶尔会带着他一起去,他就坐在第一排,仰着头看父亲意气风发,受尽推崇的样子,他被带去过很多大学,跟在父亲身后在各种实验室做客,杨煜华问他以后想做什么?
他说:要和爸爸一样!
周围的大人都发出善意的笑声:虎父无犬子啊。
杨煜华高兴地摸着他的头:小霖也想做科学家啊!那要好好学习,以后肯定比爸爸厉害!
眼前这一幕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恍惚间还是那个坐在第一排仰望父亲的小孩子,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走上另一条路。投影仪的光打在那张依旧严肃的脸上,杨慕霖默默拿起手机拍了张照。
单珩的手依旧搭在他的腿上,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给杨慕霖踏实的安全感。
讲座的内容很精彩,台下的听众都聚精会神。杨慕霖看着父亲在台上从容不迫地讲解着一个个复杂的概念,时不时穿插着恰到好处的幽默,掌控着全场的节奏,是他最熟悉的风格。
讲座进入提问环节,气氛活跃了起来,不断地有学生或者是研究员,甚至来听讲座的老师站起来。杨煜华解答问题时语气依旧平稳,有条不紊。
大抵有半个小时,举手的人渐渐少了,主持人正要收尾,单珩却举起了手。
杨慕霖一惊,在桌下轻轻拉他的衣角,用眼神询问:“你要做什么?”
单珩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站起身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他从容不迫,声音清晰地传到整个会场:“杨教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后排的年轻人身上,包括杨煜华,他当然也注意到了坐在一边的杨慕霖,目光顿了顿,用话筒说:“你问。”
“在您的研究生涯中。”单珩的问题出乎所有人意料,“是否面对过质疑?您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但别人并不认同,您如何权衡。”
现场发生了细微的低语,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问题,杨煜华扶了扶眼镜,沉默的时间比之前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长。
“很好的问题。”他终于开口,“质疑一直都有,年轻的时候做第一个独立课题,所有人都不看好我这个方向,经费也批不到,手下也没有学生愿意冒险跟我一起做课题。但我觉得它一定很有研究价值,冷板凳怎么了,那就坐,我坐了五年,差点因为迟迟没有结果被学校开除,最后得到的成果,你们都知道的,那让我第一次出名,在化学领域有了姓名。”
“科研也好,人生也好。”杨煜华话锋一转,“重要的不是让所有人认可,而是你在做出选择时,是否经过了充分的思考,觉得这是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并负责到底。”
-----------------------
作者有话说:来晚了[爆哭]今天开组会回来有点晚
感觉这个月底完结不了了,大概得要十一月初了,麻烦大家再陪小情侣走一段路啦~
谢谢大家的评论、营养液还有地雷呀!感谢支持![熊猫头]
第71章 意义(二合一,3k营养液加更)
讲座结束了, 掌声如潮水般在阶梯教室中响起,杨煜华微微颔首,开始整理手边的电脑。学生们陆续起身,教室里慢慢空了, 只有零星的交谈声。
有几个教授还是博后, 上前同杨煜华聊了起来,将他围在中间, 杨煜华笑着同他们寒暄, 一个年纪颇大的教授将手搭在他的肩上拍了拍, 很是热笼的样子。
“要过去吗?”单珩问。
杨慕霖深吸一口气,点点头,两人逆着人流往前走,在靠近前台的位置停了下来。
就在这时, 杨煜华抬起眼,目光穿过攒动的人群,落在杨慕霖身上, 随后又很快收回目光,同几个教授继续聊着天。
杨慕霖小声问单珩:“你刚刚怎么突然问那个问题。”
单珩说:“好奇。”
杨慕霖笑了,他知道单珩是为了他问的, 杨煜华的回答令他又感慨又隐隐有些骄傲,这段经历他从小到大从他人口中听了无数遍,就像每个寓言故事最后都有寓意, 在这段经历的结尾, 大家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他, 小霖啊你要和你爸爸学习,做事贵在坚持,不要被他人影响。
年幼的杨慕霖点点头, 说我要和爸爸一样。
他一直记得。所以任何事情或者爱好,一旦开始,杨慕霖就会长久地坚持下去,并且以绝对认真的态度对待。对杨慕霖来说,一件事,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认真完成。
中学的时候,班级纪律被扣分了,班主任一怒之下让他们集体去操场跑圈,二十圈跑完才能吃饭。大家前两圈还装模作样地排着队跑,后面变成稀稀拉拉的队伍,有人跑,有人走,班主任看了会就去吃饭了。一半人趁机溜了,一半人浑水摸鱼,一圈算作三圈,早早溜去吃饭。
晚上晚自习的时候,杨慕霖迟到了半小时,班主任生气地问他原因,杨慕霖红着脸喘着气说刚刚跑完二十圈。班主任早知道这个年纪的小孩都滑头得很,根本没想到有人居然会老老实实跑完二十圈,而这个人还是年纪比班级里的人都小两三岁的杨慕霖,惊讶到一时哑口无言,心道这孩子真轴。
杨煜华知道这件事,大笑,夸道:“小霖真棒。”
遗传真的很神奇,杨母总说他们父子俩的脾气如出一辙,较真、犯轴。
所以当杨慕霖说自己要放弃化学,转学生物时,杨煜华才会怒不可遏,一方面是觉得他浪费了家里准备的关系,如果继续在化学领域深造,家里完全可以一路托举他顺风顺水,毫不费力地走到很多人需要花费很多年心力才能到达的位置。但更重要的是,杨煜华认为他这是半途而废,想一出是一出,完全不是认真做科研的态度。
实际上,杨慕霖一路跳级升学,心智比同龄人都要小一些,十六岁上大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听从父亲的建议去了化学专业。
在大学一次跨专业合作中,接触到生物实验,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开始私下看一些生物方面的专业书。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杨慕霖已经完全想通了。首先,他是真心喜欢生物,对遗传学感兴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余生的时间来努力。其次,他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开始了这件事,就不会再改变。
杨煜华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杨慕霖,过来。”
杨慕霖走过去,杨煜华拍了拍他的肩,对边上的教授们说:“这是我儿子,在杭大读研究生,杨慕霖,跟老师们打招呼。”
杨慕霖心里有些不快,却没表露出来,规规矩矩道:“老师们好。”
“哟!老杨,你这福气可不小啊,儿子一表人才,都这么大了!”
“老杨,你儿子跟你年轻的时候真像啊!”
“在哪个老师底下学习啊,怎么没什么印象?”
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杨煜华嘴角忍不住上扬,直到最后一个问题,他的笑意才淡了,说:“不争气,没学化学。”
几个教授面面相觑,随后道:“哎呀,父子不同行,挺好,有利于家庭和睦,学的什么专业啊?”
杨慕霖说:“生物。”
“……”
“生物也挺好!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嘛!”一个教授说。
这句广为流传的调侃让气氛更加尴尬了。杨慕霖看见父亲嘴角最后一点笑意也消失了,眼底闪过一丝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