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今日可展颜 第31节
话里话外都透着希望桓灵和梁易好好相处的意思。
桓灵和唯一知晓内情的公孙沛对视一眼。她和梁易感情本来也没多好吧。
她没有连名带
姓地叫他梁易,已经很给他面子了。
而且,明明夫妻房事是私密事,母亲连问都不好意思问,先前都是叫儿媳代劳的。现下怎么又来催她和梁易要孩子。
催着她和梁易要孩子,不就是催着她和梁易做那种事。
天呐,连个癸水都不能光明正大提起,怎么说起这个又如此自然。
桓灵真是弄不懂了。
程素:“三郎都与我说了,与之对你啊,是一见倾心,欢喜得不行。我女儿啊,误打误撞地嫁了个全心爱你的好郎君。”
“啊?”
桓煜:“大姐姐,你不知道吗?就是那次大军回城,大姐夫也瞧见你了。他肯定是不好意思叫你知道,男人嘛,都爱面子。”
她还真不知道。她以为,梁易是婚后见了她才见色起意的。又或许是在建康城外踏青那日。
没想到,原来这见色起意,比她以为的还要再早上些日子。
桓灵说得半真半假:“阿娘,我知道了。不过这急不来的。送子娘娘已经给我们家送了两个娃娃了,要歇一歇再送呢。”
桓灵不知道的是,桓渺和桓炎相继成亲后不久,朝堂便开始不稳。宗室作乱,大司马江临带兵镇压,而后前朝末帝禅位于江临。
一桩桩一件件,风云变动、兵戈相见,着实不是要孩子的好时机。他们不能让孩子在不安定的环境中来到人世。
如今没有战事,政局也还算安稳。皇后,公孙沛和孟瑜就都有了孩子。
程素笑着道:“说得也是。总之你心里有打算就好。”
见母亲不再追着催促,桓灵又问起了另一桩事:“大嫂,梁与之和谢二郎中药,你上次说的可是真的,吴家六郎,到底是为什么?”
桓煜:“谁知道?我们家和吴家素无仇怨,说不定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有些人心思很坏的。”
程素只道:“吴家那孩子,心思不正,他嫉妒谢二郎,想叫谢二郎身败名裂,我们阿荧是被连累了,与之更是碰上了无妄之灾。我已经让吴家长辈狠狠罚过他,估计得养几个月才能出门。”
桓煜愤愤不平:“太便宜他了,应该对上公堂,把他关到牢里挨几个月才好。”
程素笑而不语。
在牢里好吃好喝待上几个月,怎么能抵过他所犯的错呢?
一直沉默的桓荧这才说了句话:“既已受了罚,便够了。我相信大伯母的做法。”
程素温柔浅笑着:“他要算计的是我的侄女,最后算计到我女婿头上,我岂会让他好过,三郎且安心吧。”
桓煜也就不再多言,趁着人多,他说起来前几日随梁易去军中看到的场景:“大伯母,真的好威风,那么多英武勇士都听大姐夫号令。大姐姐,你没去真是可惜。”
桓灵:“二叔知道你去了吗?他骂你了没?”
“没有。阿耶不知怎么的,没有非逼着我读书了。我打算过阵子就和他说,我要去投军。”
程素并不赞成:“你们这些孩子,为何非要投军呢?”
军中危险重重,她的二儿子,曾有玉面将军之称,如今已经落下了残疾。她不希望性情跳脱不稳重的侄子再去。
曾经开朗爱笑的少年如今被阴霾笼罩,而这样的阴霾,桓氏不想要更多了。
桓煜:“大伯母,士族儿郎的路就那么两条。不是从文,就是从武。书读不进去,就得另寻他路。况且,我觉得从军很好啊。”
见程素不接他的话,桓煜又开始央求:“大伯母,你最疼我了,你一定会答应我的对吧?”
“你呀、”程素摇头叹气。
众人又聊了些别的,待到用过午膳,才各自回房歇息。
桓灵没歇多久,而后便直接带着侍女们来到了桓荧的梅雪院。
桓荧正在院中焦躁地踱步,心中也是纠结万分。
见桓灵主动过来,她让侍女们都离开,双手握住桓灵的手。话还未出口,她水光盈盈的眸子竟已含了泪。
“大姐姐,我、对不起,我那日不应该和你吵。”
刚刚众人聚在园中时,桓荧少有的安静,这时才说了姐妹俩今日见面以来的第一句话。
“无碍的,阿荧。我想明白了,不会再拦着你了。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记得,不要让自己受委屈。”
桓荧有一刹那的愣神,不敢相信。
“大姐姐,你、你不拦着我了?”
桓灵用帕子轻轻擦去桓荧眼角的泪水:“阿荧,婚姻终究是你的事。我只希望你过得好。我想,若我有心爱之人,也希望能得到家里的支持吧。”
“大姐姐,那天,你生我气,我怕你再也不理我。”
桓灵捏了捏她的脸颊肉:“好了,从小到大我们做什么都在一处,我永远不会不理你。”
拉着桓荧进屋坐下,桓灵又问:“我听闻谢二还在床上躺着,怎么这么急匆匆来求娶?”
桓荧:“我也不清楚。不过,大姐姐,我想试试。”她眼底带了些势在必得,“为我所倾倒的儿郎那么多,我就不信,我收服不了一个谢二郎。”
“好!这才是我的妹妹!”
前些日子桓荧的患得患失全然没有了,她如今自信,快乐。
桓灵不知道未来有一日会不会后悔今日没有拦着她,但她知道,此刻她没有做一个败兴的姐姐。
未来会如何,谁又知道呢?
若是告诉一年前的她,会经历改朝换代,会嫁给一个出身极低的粗莽军汉。她一定会以为是玩笑话,决计不会相信。
可命运就是这般奇妙。她嫁了个不通文墨的泥腿子,日子也还没有到过不下去的地步。
—
“阿荧,陪我去看看二哥吧。”
桓烁不出来,她只能自己过去。桓荧自然答应。
四月下午的日后已经有些晒,桓氏女郎的一身雪肤晒不得,由侍女们撑着伞。
快到桓烁的凌云院时,却见裴真脚步匆匆,没有打伞,也没有侍女陪同。
桓灵叫住她:“真表妹,你怎么在这边?”
裴真住的清和院并不在这附近。
“大表姐,二表姐,我、出来散散步。这就要走了。”裴真挤出一个很浅的笑。
“那跟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哥吧。”桓灵挽着她的手,将她拉到自己的伞下,“建康初夏的太阳也晒人得紧,下次要记得遮一遮。”
“噢、我、我晓得的,这次忘了。”裴真鼻尖上冒出一小颗一小颗的汗珠来。
桓荧拿出条帕子帮她擦了擦:“你呀,急什么?东西都带好再出门。”
姐妹三人进了桓烁的院子,正屋的门却紧紧关着,他的小厮忙来请罪:“几位娘子,二郎君歇晌还未起,不见客。”
裴真低下了头。
桓灵注意到了,她觉得有些不对劲,只笑着道:“回来一次,竟见不着二哥了。那你替我告诉二哥,月底我的生辰宴,他可一定要来。不然我要生他气的。”
桓荧未觉出不对,只对裴真道:“真表妹,二哥他受了伤后就不怎么愿意见人,不是冲你,你别多想。明日我们再一起来看他。”
桓灵一左一右挽起两位妹妹的手:“走吧,我新谱了曲,正愁找不到人鉴赏。梁与之是听不懂这些的,我只有等到回来的时候找你们。”
桓荧便又觉得有些难过,同为桓家女郎,只有大姐姐为桓家做出了牺牲。她能够追求心中所爱,应该知足,可她居然还同大姐姐吵架,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
作者有话说:这是26号的更新,明天也就是27号上夹子,会晚一点更,大概晚上十一点以后。
这章是阿灵心态的一个转变,她觉得没有爱或许也可以好好过日子,但也只是过日子。
我脑海里已经想过很多后期的甜甜情节了,快到一个大的转折了,现在的这种状态就会改变。
大家补药养肥我啊,你们的追更也是作者写作的动力。现在没有存稿了,我会努力多写一点的。
第32章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光
洒在女郎流光溢彩的裙摆上时,桓灵和家人们告别,回了王府。
若细数她和梁易这桩婚姻的好处,梁易的王府和桓府很近绝对算得上一桩,乘马车只需大概一刻钟。就算桓灵日日都回来,也不费什么事。
桓灵有两位姑姑,家中长辈常说她和阿荧容貌与两位姑姑各有相似之处,可她对姑姑们的印象却很浅。因二人都远嫁至外地,成婚后便没怎么回过建康城。
那时祖母还在,思念女儿的时候,祖母总是会搂着两个小孙女,一边抹泪一边叮嘱她们,若真眷念家人,便不要远嫁。
或许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在阿耶决意为了她抗旨的时候,她干脆地应下了赐婚,也许有这个原因。
虽然梁易说过要来接她,这几日他回城的时候都快天黑。若等梁易回来再来接她,约莫都要到宵禁的时候。
梁易掌外军,平时宿卫健康,自然也管着宵禁。桓灵虽张扬,却绝不跋扈,也从未做过这些触犯律法之事。
在城中,马车走得并不快,缓缓行至王府门口。车窗开了一条缝,金瑶眼尖地发现梁易的赤墨正由门房牵着。
虽王府的马厩里有不少马,但只有赤墨是珍贵的汗血宝马,可日行千里。梁易出城去,只会骑赤墨。
银屏推开门,车夫恭谨地搭好梯子,低下头,目不斜视。
主仆三人相继下车。
“王爷回来了?”桓灵问门房。
“禀王妃,将军刚回来。说换身衣裳就去接您,故将军的坐骑还未牵回马厩。”
“那现在把马牵回去吧。”桓灵定了定神,发现回话的人先前没见过,还穿着军中制服,“你是?”
“禀王妃,卑职是将军的属下,季年,在钟离郡时就跟着将军的。”他态度恭敬,“王妃先前未见过属下,实因属下前几日才从钟离郡调来建康。”
季年没说出口的是,梁易派了个任务回钟离郡,他好不容易抢到,才能有机会到建康城长一番见识。
“叫门房把马牵回去,你也去歇着吧。”她让银屏带着人去寻了管家安顿,带着金瑶慢慢走回了正院,与一边走一边整理仪容的梁易撞了个正着。
“阿灵,你回了。”
桓灵和唯一知晓内情的公孙沛对视一眼。她和梁易感情本来也没多好吧。
她没有连名带
姓地叫他梁易,已经很给他面子了。
而且,明明夫妻房事是私密事,母亲连问都不好意思问,先前都是叫儿媳代劳的。现下怎么又来催她和梁易要孩子。
催着她和梁易要孩子,不就是催着她和梁易做那种事。
天呐,连个癸水都不能光明正大提起,怎么说起这个又如此自然。
桓灵真是弄不懂了。
程素:“三郎都与我说了,与之对你啊,是一见倾心,欢喜得不行。我女儿啊,误打误撞地嫁了个全心爱你的好郎君。”
“啊?”
桓煜:“大姐姐,你不知道吗?就是那次大军回城,大姐夫也瞧见你了。他肯定是不好意思叫你知道,男人嘛,都爱面子。”
她还真不知道。她以为,梁易是婚后见了她才见色起意的。又或许是在建康城外踏青那日。
没想到,原来这见色起意,比她以为的还要再早上些日子。
桓灵说得半真半假:“阿娘,我知道了。不过这急不来的。送子娘娘已经给我们家送了两个娃娃了,要歇一歇再送呢。”
桓灵不知道的是,桓渺和桓炎相继成亲后不久,朝堂便开始不稳。宗室作乱,大司马江临带兵镇压,而后前朝末帝禅位于江临。
一桩桩一件件,风云变动、兵戈相见,着实不是要孩子的好时机。他们不能让孩子在不安定的环境中来到人世。
如今没有战事,政局也还算安稳。皇后,公孙沛和孟瑜就都有了孩子。
程素笑着道:“说得也是。总之你心里有打算就好。”
见母亲不再追着催促,桓灵又问起了另一桩事:“大嫂,梁与之和谢二郎中药,你上次说的可是真的,吴家六郎,到底是为什么?”
桓煜:“谁知道?我们家和吴家素无仇怨,说不定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有些人心思很坏的。”
程素只道:“吴家那孩子,心思不正,他嫉妒谢二郎,想叫谢二郎身败名裂,我们阿荧是被连累了,与之更是碰上了无妄之灾。我已经让吴家长辈狠狠罚过他,估计得养几个月才能出门。”
桓煜愤愤不平:“太便宜他了,应该对上公堂,把他关到牢里挨几个月才好。”
程素笑而不语。
在牢里好吃好喝待上几个月,怎么能抵过他所犯的错呢?
一直沉默的桓荧这才说了句话:“既已受了罚,便够了。我相信大伯母的做法。”
程素温柔浅笑着:“他要算计的是我的侄女,最后算计到我女婿头上,我岂会让他好过,三郎且安心吧。”
桓煜也就不再多言,趁着人多,他说起来前几日随梁易去军中看到的场景:“大伯母,真的好威风,那么多英武勇士都听大姐夫号令。大姐姐,你没去真是可惜。”
桓灵:“二叔知道你去了吗?他骂你了没?”
“没有。阿耶不知怎么的,没有非逼着我读书了。我打算过阵子就和他说,我要去投军。”
程素并不赞成:“你们这些孩子,为何非要投军呢?”
军中危险重重,她的二儿子,曾有玉面将军之称,如今已经落下了残疾。她不希望性情跳脱不稳重的侄子再去。
曾经开朗爱笑的少年如今被阴霾笼罩,而这样的阴霾,桓氏不想要更多了。
桓煜:“大伯母,士族儿郎的路就那么两条。不是从文,就是从武。书读不进去,就得另寻他路。况且,我觉得从军很好啊。”
见程素不接他的话,桓煜又开始央求:“大伯母,你最疼我了,你一定会答应我的对吧?”
“你呀、”程素摇头叹气。
众人又聊了些别的,待到用过午膳,才各自回房歇息。
桓灵没歇多久,而后便直接带着侍女们来到了桓荧的梅雪院。
桓荧正在院中焦躁地踱步,心中也是纠结万分。
见桓灵主动过来,她让侍女们都离开,双手握住桓灵的手。话还未出口,她水光盈盈的眸子竟已含了泪。
“大姐姐,我、对不起,我那日不应该和你吵。”
刚刚众人聚在园中时,桓荧少有的安静,这时才说了姐妹俩今日见面以来的第一句话。
“无碍的,阿荧。我想明白了,不会再拦着你了。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记得,不要让自己受委屈。”
桓荧有一刹那的愣神,不敢相信。
“大姐姐,你、你不拦着我了?”
桓灵用帕子轻轻擦去桓荧眼角的泪水:“阿荧,婚姻终究是你的事。我只希望你过得好。我想,若我有心爱之人,也希望能得到家里的支持吧。”
“大姐姐,那天,你生我气,我怕你再也不理我。”
桓灵捏了捏她的脸颊肉:“好了,从小到大我们做什么都在一处,我永远不会不理你。”
拉着桓荧进屋坐下,桓灵又问:“我听闻谢二还在床上躺着,怎么这么急匆匆来求娶?”
桓荧:“我也不清楚。不过,大姐姐,我想试试。”她眼底带了些势在必得,“为我所倾倒的儿郎那么多,我就不信,我收服不了一个谢二郎。”
“好!这才是我的妹妹!”
前些日子桓荧的患得患失全然没有了,她如今自信,快乐。
桓灵不知道未来有一日会不会后悔今日没有拦着她,但她知道,此刻她没有做一个败兴的姐姐。
未来会如何,谁又知道呢?
若是告诉一年前的她,会经历改朝换代,会嫁给一个出身极低的粗莽军汉。她一定会以为是玩笑话,决计不会相信。
可命运就是这般奇妙。她嫁了个不通文墨的泥腿子,日子也还没有到过不下去的地步。
—
“阿荧,陪我去看看二哥吧。”
桓烁不出来,她只能自己过去。桓荧自然答应。
四月下午的日后已经有些晒,桓氏女郎的一身雪肤晒不得,由侍女们撑着伞。
快到桓烁的凌云院时,却见裴真脚步匆匆,没有打伞,也没有侍女陪同。
桓灵叫住她:“真表妹,你怎么在这边?”
裴真住的清和院并不在这附近。
“大表姐,二表姐,我、出来散散步。这就要走了。”裴真挤出一个很浅的笑。
“那跟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哥吧。”桓灵挽着她的手,将她拉到自己的伞下,“建康初夏的太阳也晒人得紧,下次要记得遮一遮。”
“噢、我、我晓得的,这次忘了。”裴真鼻尖上冒出一小颗一小颗的汗珠来。
桓荧拿出条帕子帮她擦了擦:“你呀,急什么?东西都带好再出门。”
姐妹三人进了桓烁的院子,正屋的门却紧紧关着,他的小厮忙来请罪:“几位娘子,二郎君歇晌还未起,不见客。”
裴真低下了头。
桓灵注意到了,她觉得有些不对劲,只笑着道:“回来一次,竟见不着二哥了。那你替我告诉二哥,月底我的生辰宴,他可一定要来。不然我要生他气的。”
桓荧未觉出不对,只对裴真道:“真表妹,二哥他受了伤后就不怎么愿意见人,不是冲你,你别多想。明日我们再一起来看他。”
桓灵一左一右挽起两位妹妹的手:“走吧,我新谱了曲,正愁找不到人鉴赏。梁与之是听不懂这些的,我只有等到回来的时候找你们。”
桓荧便又觉得有些难过,同为桓家女郎,只有大姐姐为桓家做出了牺牲。她能够追求心中所爱,应该知足,可她居然还同大姐姐吵架,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
作者有话说:这是26号的更新,明天也就是27号上夹子,会晚一点更,大概晚上十一点以后。
这章是阿灵心态的一个转变,她觉得没有爱或许也可以好好过日子,但也只是过日子。
我脑海里已经想过很多后期的甜甜情节了,快到一个大的转折了,现在的这种状态就会改变。
大家补药养肥我啊,你们的追更也是作者写作的动力。现在没有存稿了,我会努力多写一点的。
第32章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光
洒在女郎流光溢彩的裙摆上时,桓灵和家人们告别,回了王府。
若细数她和梁易这桩婚姻的好处,梁易的王府和桓府很近绝对算得上一桩,乘马车只需大概一刻钟。就算桓灵日日都回来,也不费什么事。
桓灵有两位姑姑,家中长辈常说她和阿荧容貌与两位姑姑各有相似之处,可她对姑姑们的印象却很浅。因二人都远嫁至外地,成婚后便没怎么回过建康城。
那时祖母还在,思念女儿的时候,祖母总是会搂着两个小孙女,一边抹泪一边叮嘱她们,若真眷念家人,便不要远嫁。
或许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在阿耶决意为了她抗旨的时候,她干脆地应下了赐婚,也许有这个原因。
虽然梁易说过要来接她,这几日他回城的时候都快天黑。若等梁易回来再来接她,约莫都要到宵禁的时候。
梁易掌外军,平时宿卫健康,自然也管着宵禁。桓灵虽张扬,却绝不跋扈,也从未做过这些触犯律法之事。
在城中,马车走得并不快,缓缓行至王府门口。车窗开了一条缝,金瑶眼尖地发现梁易的赤墨正由门房牵着。
虽王府的马厩里有不少马,但只有赤墨是珍贵的汗血宝马,可日行千里。梁易出城去,只会骑赤墨。
银屏推开门,车夫恭谨地搭好梯子,低下头,目不斜视。
主仆三人相继下车。
“王爷回来了?”桓灵问门房。
“禀王妃,将军刚回来。说换身衣裳就去接您,故将军的坐骑还未牵回马厩。”
“那现在把马牵回去吧。”桓灵定了定神,发现回话的人先前没见过,还穿着军中制服,“你是?”
“禀王妃,卑职是将军的属下,季年,在钟离郡时就跟着将军的。”他态度恭敬,“王妃先前未见过属下,实因属下前几日才从钟离郡调来建康。”
季年没说出口的是,梁易派了个任务回钟离郡,他好不容易抢到,才能有机会到建康城长一番见识。
“叫门房把马牵回去,你也去歇着吧。”她让银屏带着人去寻了管家安顿,带着金瑶慢慢走回了正院,与一边走一边整理仪容的梁易撞了个正着。
“阿灵,你回了。”